《啊哈!靈機一動》-簡單而復(fù)雜的立方體
來源:數(shù)學E網(wǎng) 2008-05-07 18:06:10
歐幾里德小姐的立方體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要證明將一個4×4×4的立方體切成64個小立方體至少切六刀(切每一刀時都可以任意擺放每一塊的位置),只需考察處于大立方體內(nèi)部的8個小立方體中的任意一個。這種小立方體的六個面都處在大立方體的內(nèi)部,沒有任何一面暴露于大立方體的外表面,而且,小立方體的每個面都必須在切一刀之后才能形成,所以,要切出這樣一個小立方體至少需六刀。
那么,是否有一個一般的方法,用最少的刀數(shù)把一個規(guī)則的長方體切成若干小立方體,當然在切的過程中允許任意安排每一塊的位置。回答是肯定的,具體方法如下:長寬高三條棱相交于一點,從這一點出發(fā),分別把長寬高分成若干個單位長度,由此確定可切的最少刀數(shù)。對每條棱,在盡可能靠近中心的位置切,然后把切下的兩部分摞在一起,再在盡可能靠近中心的地方切,直至切到每一部分都是單位長度為止。三條棱需切的刀數(shù)之和,就是所求的最少刀數(shù)。
例如,一個3×4×5的盒子至少需切7刀:長度為3的邊需切2刀,邊長為4的需切2刀,邊長為5的需3刀,一共需7刀。這種一般切法的證明早在1952年出版的《數(shù)學雜志》上便有登載。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是這樣,在立方體的另一個面上畫一個對角線,使這條線與原有的兩條對角線一起構(gòu)成一個封閉的三角形,見圖2―22。這三條線相等,構(gòu)成一個正三角形,那么這個三角形的每個角都是60度,所以歐幾里德小姐提出的角度是60度。
圖2-22
對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引申一下,假如歐幾里德小姐如圖2―23所示在立方體上畫兩條線,A、B、C分別為三條棱的中心,那么AB與BC所夾的平面角的度數(shù)是多少?
圖2-23
思路同前。首先,依次連接另四個面上相應(yīng)棱的中點,使之形成一個繞立方體一周的封閉圖形。這個封閉圖形六條邊,每邊等長,而且每兩邊的夾角相等。如果我們能證明這個六邊形的六個頂點都在同一平面上,那么這六條線構(gòu)成的則必然是正六邊形。而證明這六點共面需要一點演繹或者解析幾何的知識,不過你可以實際操作一下,把一個正立方體木塊沿著問題中涉及到的六個棱的中心鋸開,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切面恰好把立方體兩等分,六點確實共面。
一個正立方體被如此兩等分,且切面是一個正六邊形,這一事實似乎不好想象或者有點出人意料。但是事實既然如此,我們只好把最初那兩條線看作是這個正六邊形的兩條邊,而其夾角則是正六邊形的一個內(nèi)角,即120度。
從圖23中我們還可以想到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假如一只蒼蠅循著立方體的表面從A點爬向C點,請問,從A經(jīng)由B點到達C點的路徑是最短路徑嗎?
這里我們必須很清楚我們的思考方法,假設(shè)我們能“打開”這個立方體,即使相鄰兩面成為一個平面,那么在這個平面上連接AC兩點的線段就是從A到C的最短路徑。需要注意的是這樣做的具體途徑有兩個:旋轉(zhuǎn)頂面使之與前面重合,或者使前面與右面合二為一。前一種情況AC長√2 ,后一種情況AC長√2.5,這說明圖23畫出的線路就是從A到C的最短路徑。
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你完全可以先在某一個面上測量,得到數(shù)據(jù)后兩次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要求的空間對角線的長度?墒怯幸粋更簡單的方法,找一個長方形桌面的桌子,設(shè)立方體的棱長為X,從桌角起沿桌邊量出距離X,在這點處做個記號,讓立方體的一個頂點處在這一點上,一條棱重合于桌邊,如圖2―24所示,顯然,AB兩點問的距離就是所要求的立方體的空間對角線的長度,它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出來。
圖2-24
有一個大球,要量出它的半徑,而尺子的長度只是大球直徑的三分之二,怎么辦?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球上某部分涂上口紅或別的什么顏色的涂料,然后把這個球放在地板上靠近墻邊,讓涂色那一部分與墻面接觸,那么口紅就會在墻上做了一點記號,這一點距地面的高度很容易用尺子直接量出,其長度即大球的半徑。
想試試怎樣用最簡單的方法測量出圓錐體或正四面體的高嗎?想試試怎樣用木匠的角尺測出圓柱形管子的半徑嗎?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