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媽媽的任務:如何教給小孩“愛思考有主見”
來源:網(wǎng)絡 2008-11-11 15:23:02

愛思考,有主見
現(xiàn)象一:婷婷今年上四年級了,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她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看法。在家,她經(jīng)常問媽媽:"媽,我明天是穿褲子,還是穿裙子呢?"在學校,她經(jīng)常問老師:"老師,你說我是參加活動好,還是不參加活動好?"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看到別的同學穿背帶褲,她也要求媽媽給她買。但背帶褲買回來她才發(fā)現(xiàn),由于她個子矮,根本不適合穿,最后只得送人。
現(xiàn)象二:小亮8歲了,無論在學校還是鄰里間,大家都夸他是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在家里,大人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讓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表現(xiàn)得十分聽話;和小朋友一起玩時,小亮也順從別人的領導,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最近,小亮媽媽從老師那里了解到小亮有個缺點:當老師教了一種解題的方法后,他就不再嘗試其他的方法。這讓小亮媽媽非常擔心。
專家分析
一位心理學工作者去一所學校調(diào)查小學生的自主性狀況,在被調(diào)查的150名學生中,當被問到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難題,一時解決不了,該怎么辦時,150名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有困難當然是找父母解決。當被問到今后準備從事什么職業(yè)時,竟有70%的學生說要等回家問過父母后才能回答。
這位心理學工作者在總結他的調(diào)查結果時,不無憂慮地說:缺乏自主性,已是當代一些青少年綜合素質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弱項。
孩子如此沒有主見,責任在誰?我們可以毫不留情地說,主要責任在于父母。
星期日晚上,媽媽把整理好的衣服放在孩子床頭,并對孩子說:"女兒,我把你明天要穿的衣服放在你床頭了。"
孩子外出剛出來,媽媽便對孩子說:"兒子,以后別總是和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一塊玩。星期天和樓上的那個王磊一塊玩吧,人家學習好,多向人家學習學習。我都幫你約好了,讓他星期六來咱家玩。"
……
許多父母出于對孩子的寵愛,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最好,又不放心孩子的能力,于是干脆以自己的選擇來為孩子代勞。孩子沒有自主決定的權利,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觀念中就會認為自己的選擇總沒有別人的好,凡事都由父母決定好了,也就不愛思考、沒有主見了。
做事有主見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會誤認為孩子只有長大懂事后才會有自己的主意,殊不知有主見的孩子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
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往往都以自我為中心,家長如果不能體察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不注意尊重他們的自主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為他們規(guī)定學習和生活的模式,孩子的依賴性就會越來越強。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優(yōu)柔寡斷、遇事毫無主見的人。
給媽媽的建議
培養(yǎng)孩子有主見不是讓孩子不聽勸告、一意孤行,而是希望孩子在面臨選擇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或減少成長過程那些不必要的損失或失敗。
方法一:給孩子做主的機會
一位媽媽曾這樣介紹了她培養(yǎng)女兒有主見的方法:
女兒從幼兒園一直到上小學,她的事情都是我包辦,她樂得逍遙自在?墒牵趯W校這個大集體里,孩子的弱點很快就顯現(xiàn)出來了,老師說什么,她就做什么;同學講什么;她也就信什么。
為了讓女兒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我為她提供了許多實習的機會。買衣服時,讓她自己選擇款式、顏色;買書包時,無論是米奇卡通公主系列的,還是史努比減負系列,都由她自己決定;買文具、課外書等都是如此。
開始時,她動不動就問我哪一種更好,我會告訴她:"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自己喜歡哪一種就要哪一種。"
就這樣從買東西開始,女兒漸漸有了自己的主意。每當我們母女倆的眼光出現(xiàn)差異時,她都會對我說:"媽媽,我認為我選的這個樣式比較好,因為……"而且還會像個小專家似的說得頭頭是道。
要想培養(yǎng)孩子有主見的個性,媽媽就應該給孩子提供更多自己做主的機會。
1.吃的自主
在不影響孩子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媽媽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么。例如飯后吃水果時,媽媽不必強迫孩子今天吃蘋果,明天吃香蕉,而讓孩子自己挑選。
2.穿的自主
媽媽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么衣服,切忌隨自己喜好而不顧孩子的感受。
3.玩的自主
不少孩子在玩游戲時,并不想讓成人教給他們游戲規(guī)則,更愿意自己決定游戲的方式,并體驗其中的樂趣。媽媽可讓孩子自己選擇玩具和玩的方法,這樣做可以極大滿足孩子的自主意識,幫助他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方法二:讓孩子有參與的機會
孩子做事缺乏主見,通常與家長缺乏和孩子的溝通,做事武斷,不注意尊重他們的要求有關。
因此,媽媽應該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愿望的機會,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君君家的房子裝修時,君君媽媽把兒子當成了小大人,經(jīng)常與他商量:
"你喜歡自己房間的墻壁涂什么樣的顏色呢?"
"你喜歡把書架擺放到哪里呢?"
"你認為什么款式的家具好呢?"
有時,君君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媽媽就會鼓勵兒子發(fā)表意見:
"如果是你,你該怎樣做?"
"我想聽聽兒子的意見。"
通過裝修房子,君君感到媽媽對他特別重視,因此他備受鼓舞,在任何場合都愛表現(xiàn)自己了,F(xiàn)在,他不僅當了班級干部,而且做什么事都"振振有詞",喜歡主動承擔家里家外的一些事情。
方法三:為孩子提供及時的幫助
讓孩子有主見并不是鼓勵他去盲目地做事情,而是讓孩子在掌握了事情的發(fā)展趨勢的情況下再去做事情。因此,在孩子進行重大決定時,媽媽可以幫助孩子收集資料,了解和熟悉各選項,這有助于孩子進行科學選擇。
如果孩子平時自主性很差,媽媽也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資料,找出各選項的利弊,最后了解孩子作出選擇的動機。如果孩子平時就很有主見,媽媽則可以讓他自主完成選擇。當然,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自主能力,家長這種把關的尺度也應該不一樣。
方法四:讓孩子學會說"不"
一位媽媽曾寫下了下面一段話:
漸漸的,我意識到,兒子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了。于是,找了一個合適的時間,我開始與孩子聊天。
"如果你吃飽了,媽媽還讓你吃飯,你會怎么做?"我問孩子。
"我告訴媽媽我已經(jīng)吃飽了,不吃了。"孩子說。
"如果你正在寫作業(yè),媽媽過來和你聊天,你會怎么做?"
"我會告訴媽媽我正在寫作業(yè),請不要打擾我。"孩子認真地說。
……
"兒子,今天你的回答都很對,都很精彩。你要記住,不要盲目地相信大人,有自己的想法就要大膽地說出來,大人們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不喜歡你,相反,我們會認為你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
后來的很多事情都證明,我鼓勵孩子學會說"不"是正確的。從此以后,孩子變得不再盲從,不久之后,還當上了班長。
一個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孩子,在別人眼里永遠都是唯唯諾諾、沒有想法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