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班漸成入學必修課
來源:中青在線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7-27 09:52:05

家住中關村的趙媽媽,兒子剛剛參加完中考,趙媽媽想好好犒勞下孩子,早就給兒子準備了豐富的假期游玩計劃?伤h(huán)顧四周,身邊其他家長并沒有單純的放任孩子瘋玩,而是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暑期銜接班,讓孩子提前學習高中知識,適應高中的學習環(huán)境,避免升入后落下成績,導致惡性循環(huán)。
這下趙媽媽著急了,“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那些知名課外輔導機構的暑期銜接班,都是大班課程,名額早已報滿,且已開課,即使花錢也很難上得了。趙媽媽整日為自己的失誤追悔莫及。
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各大課外輔導機構專門為準初、高一生推出的暑期小升初銜接班、初升高銜接班都非常火爆。暑期銜接班大有成為新生“入學必修課”之勢。但是,也有很多家長擔心,銜接班到底有多大的實際作用,是否會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學大個性化教育研究院閆老師認為:只要處理得當,上銜接班不僅不會成為孩子暑期的負擔,還能有效防止孩子在升入新的學校后落下成績,甩在人后。
首先,上哪種銜接班要因人而異。學大個性化教育研究院閆老師認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銜接”的內(nèi)容其實是不同的。針對不同的學生,分析其問題所在,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配備相應的教師團隊。這也是學大教育一直提倡的個性化教育的概念之精髓,比如說,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學大教育大致可以向?qū)W生提供了三種不同的銜接方案。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主要以新知識的銜接為主;成績中等的學生,60%“溫故”,40%“知新”;成績比較差的學生,90%“溫故”,“知新”大約只占10%。也就是說,那些在知識結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比較弱,或者在某個學科上“瘸腿”的學生更需要銜接。
其次,“銜接班”不應是對新知識提前學習的“預習班”,學生更應關注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生開始一個新學段的學習,首先要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閆老師表示,如果僅是在銜接班學習新課程,必然會造成學生因提前預習了所學課程,入學后出現(xiàn)放松和麻痹的心理。對此,他建議,不主張學生提前學習課本知識,“銜接班”應以廣泛閱讀積累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前瞻性、鋪墊性知識為主。比如,閱讀名人傳記,在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和開闊眼界的同時,若老師在課堂上講到相關的人和事件時,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學生在課下可做好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比如,英語方面多背單詞、熟悉語法;語文方面可提前學習字詞、文學常識等,以便夯實基礎。“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像語文和英語這樣的科目,是為日后應用而學,而不僅僅是為了當前應試而學,多積累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銜接班,要重視孩子心理、學習的“雙”過渡。每提高一個學段,知識容量都會成倍增加。據(jù)調(diào)查,高中的知識容量是初中的3.5倍。這必然會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于是,很多剛升入初中、高中的學生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比如明顯有知識斷檔的感覺,感覺學習很費力,根本無法適應。如果不提早預防,往往會導致成績下滑,甚至產(chǎn)生畏難心理。
閆老師認為:“銜接班”不應只是簡單地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和了解一些即將涉及的知識,它更多的是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孩子完成一種思想上的過渡。暑期銜接班這種小升初、初升高教育銜接方式,雖然時間有點短,卻為孩子升學減輕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許多負擔,給孩子架設了一個緩沖平臺。
家長陳女士的女兒就是學大暑期銜接班的受益者,女兒數(shù)學一直不得要領,中考的成績更是差強人意。為了不讓孩子在高中數(shù)學落得更遠,去年孩子中考一結束,就讓孩子上學大的初升高銜接班,因為老師是經(jīng)驗豐富的退休老師,孩子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技巧,帶著興趣學,進步很大,最重要的是孩子變得自信了,變“怕”學為“愛”學,數(shù)學成績穩(wěn)步上升,現(xiàn)在考試都進班里前十來名了。
記者還了解到:各個學校一般都會對已經(jīng)錄取的學生進行分班考試,因此很多家長都把送孩子上銜接班當成了必學的考前集訓班。內(nèi)外部的多種因素,促成了暑期銜接班的步步走俏,而那些正確運用銜接班的孩子無疑會在新學段的競爭中先人一步,搶占先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