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當臥底:教育行政化導演的“無間道”?
來源:新聞晨報 文章作者:. 2010-03-24 11:20:04

“臥底”、“無間道”、“告密”、“打小報告”……幾乎一夜之間,昆明市新推出的在學生中發(fā)展“治安小信息員”制度,被置于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近日,昆明市教育局德育處的李少忠處長表示,對于此事目前教育局正考慮向市委、市政府匯報,一旦有結果,將給社會一個正式答復。
其實,這樣的制度從一開始就經(jīng)不起法治和民意的推敲,受到輿論的強烈質(zhì)疑原本并不奇怪。在法治意識漸濃的現(xiàn)代社會,如此動用公權力,給學生附加上校園暴力“臥底”的義務,肯定逃不脫合法性的追問。
因為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現(xiàn),昆明市教育局、市公安局才聯(lián)合下發(fā)《預防和打擊校園暴力的通知》,要求學校各班主任要在班上發(fā)展2至3名“治安小信息員”,收集校園暴力和“拔毛”等侵財犯罪、手機網(wǎng)絡淫穢傳播、校園周邊交通秩序、學校周邊不良青少年活動情況以及學生急需學校、公安機關援助等信息。
這樣看,公權力出此下策也是完全出于凈化校園環(huán)境、保護學生利益的良好意圖。但是,在所有奉行法治的國度,遏制校園暴力、打擊校園內(nèi)違法犯罪活動,都是警察的法定義務,而斷無轉移給學生的道理。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規(guī)預設了學生充當警察“線人”的義務,相反,根據(jù)《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guī)定,任何個人或組織都無權招用未成年人從事有危險性的工作。有關部門欲陷校園暴力于“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不知當初是否考慮過“學生線人”的安危與利益?
即便不站在保護“臥底”學生的立場,單從公權的合法限度而言,教育部門和公安機關是否有何權力給學校下達這樣的指令?法治社會,公權機關秉持的是“法無明文授權不可為”的鐵律,一旦突破立法設定的權限范圍,公權必將走向肆無忌憚,進而危及公民權利。就教育部門而言,雖然作為主管單位可以給學校發(fā)布指令,但也沒有哪部法律授權教育管理部門可以強制班主任去發(fā)展“臥底”!
而此項制度的更大弊端在于,在心智仍不成熟的學生中鼓勵“打小報告”,將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育,甚至干擾他們長大后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公民。
只要將平日里常見的教育界怪事打量一番,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是要求學生參加商業(yè)剪彩,還是委派學生當“臥底”,抑或是各種怨聲載道的“擇校費”,背后無不折射出教育行政化的弊端。教育部門習慣性的公權介入,總會讓類似的背離教育正途的事件一再上演。試想,在崇尚教育自主、學校自治的環(huán)境里,行政部門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對學校和學生“指手畫腳”設定義務嗎?行使自主管理權的教育者能同意如此不負責任的“潛伏”舉措嗎?
不久前,引發(fā)輿論熱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被寄望為革除教育行政化體制之弊的開端。但是很顯然,教育行政化的根結不在于學校與校長的行政級別,而在于政府對教育的權力控制程度與方式。什么時候政府由大包大攬轉身為制度供給,什么時候教育自治有了切實的制度保障,發(fā)生在校園內(nèi)的荒誕事件才能徹底終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