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心中的偶像爸爸
來源:為了孩子 文章作者:唐 乾 2010-05-11 17:25:51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十月懷胎的艱辛、分娩生產(chǎn)的巨痛,讓女性深刻體驗了當媽的不容易,于是心甘情愿把整個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至于當爸爸的,大多就樂得清閑,把育兒的擔子順勢交給了孩子他媽。
事實上,在每個孩子的心中,父親是他的第一偶像。父親爽朗的笑聲、豁達的胸襟、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孩子。
親子,父親主打更適合
父親的風格通常不同于母親,母親可能更多地使用溫馨的語言、輕柔的撫觸和孩子進行交流,父親則更喜歡跟孩子嬉鬧,在玩耍中與孩子交流。把孩子高高舉過肩膀,父親有力的臂膀是孩子安全的港灣;用帶有胡茬的臉輕輕地觸碰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不一樣的皮膚觸覺……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的角色應該適當互補。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細膩的母愛,更離不開粗線條的父愛,這兩種愛對孩子而言就如同空氣與水,都必不可少。
也許許多父母不以為然,以為孩子只要獲得足夠的母愛即可,但是再多的母愛也不能取代父愛,因為父愛有它獨特的魅力和力量。爸爸與媽媽迥然不同的養(yǎng)育風格可以帶給孩子全新的愛的體驗,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發(fā)育。
父親要當好領路人
有一些譬如男孩過于害羞、女性化的問題,跟缺少父教有一定的關系。
臺灣作家劉墉,在兒子劉軒小時候,經(jīng)常帶他去看電影。劉軒最發(fā)怵的是,不論在路上還是在電影院,父親總愛讓自己問警察、路人、或是賣爆米花的“現(xiàn)在幾點了?”每當這個時候劉軒就緊張、舌頭打結。他不明白父親為什么總是忘帶表,是不是有意為難他、折騰他、捉弄他?劉墉笑笑解釋說,這樣是要訓練他放得開。如果口都開不了,怎么與人打交道?怎么能成功?劉軒恍然大悟,此后逐步養(yǎng)成融入社會的習慣。
父親在孩子的眼里,不僅代表著權威,更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父親的影響在很多方面要比母親大得多。在對孩子的培養(yǎng)中,父親應更多地參與其中,做好孩子的領路人。許多孩子深有體會,他們的種種與性別角色相符合的行為,是與父親從小的教養(yǎng)分不開的。在和男孩的交流中,父親的嚴格要求,會使男孩學會審視自己的行為、學會承擔責任,男孩也會更好地從父親那里觀察、模仿男性的語言和行為,日漸表現(xiàn)出男子漢氣概;而在父親和女兒的交流中,也可以讓她從小接觸到良好的、明確的男性榜樣,并分清男女之間的差異,更有利于培養(yǎng)女孩的女性氣質。
親子關鍵時期
要深入孩子的內心深處,偶像老爸需要把握好兩個關鍵期——
父親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最好時機是在孩子2歲以后。十月懷胎時做父親的沒法替母親分擔,孩子出生后母親又不放心把孩子交給笨手笨腳的父親,那么就別錯過孩子2歲以后的感情培養(yǎng)關鍵期了!這時,父親應該和母親一道教養(yǎng)孩子。
孩子4歲以后:
這個時候孩子漸漸開始懂事明理,父親需要積極參與家庭的互動,培養(yǎng)孩子獨立、堅強、果斷的性格。當然,前提是父親和母親的感情必須和諧,家庭關系的和睦有利于孩子成長。
偶像老爸要訣
偶像可不是那么好當?shù)模枷窭习忠欢ㄒ谝韵聨讉方面“考核過關”,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輝”的形象。
偶像是有正義感的:
當孩子告訴你,他在玩滑梯時有個小朋友插隊,他打不過那個小朋友,你該怎么辦?是告訴孩子“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告訴孩子可以“欺軟怕硬”?
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以后再碰到類似的事,都應該把插隊的小朋友拉到后面去讓他排隊,告訴他滑梯是大家玩的,要遵守秩序。要教育孩子不是用暴力就可以解決一切,不能蠻不講理也不要屈從于強力,應始終堅持自己的是非觀與道義感。
偶像是有責任心的:
當孩子不小心撞到了桌椅,疼得哇哇大哭,母親一般都會把孩子摟入懷里,拍拍桌角凳腳:“看媽媽幫你打它了,都是它不好,害我們寶貝撞疼了。”
當父親的則是要讓孩子明白責任是怎么回事。不必急著安慰,也不必急著批評,等孩子停止哭泣平靜下來的時候,耐心地告訴他:“人有手有腳,能走能跑;而桌椅什么也不會,靜靜地在那里,是你自己撞到了它,而不是它撞你,是不是?”
偶像是有同情心的:
當你和孩子走在路上遇到乞丐,父親該怎么做?是頭也不回照舊前行,還是告訴孩子“要飯的人太多了,我自己一個月才掙幾個錢啊”?甚或“要飯的全是假的,說不定他們比我還有錢呢”?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并不了解這些,他們看到的是一個人放下了尊嚴與羞恥,來向路人乞討,父親卻如見到瘟疫一般避之不及,或置若罔聞。
你可以施舍或者拒絕,但是一定要告訴孩子理由。如果你想給,可以告訴孩子:“他吃不飽穿不暖,沒有自立的能力,我們幫助他一下好不好?”要讓孩子知道,你所幫助的是一個沒有自食其力能力的人,而不是想不勞而獲的人。如果你不打算給,也應該講清楚:“這個人有手有腳卻天天在這里要錢,他為什么不去勞動呢?我們能幫他一時,但幫不了他一世。”
當一個父親用全身心去關愛孩子,用他的理性思維去教育孩子的時候,沒理由不成為孩子心中的偶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