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之后,六一來臨,請關注孩子的健康密碼
來源:精品購物指南 2007-05-30 10:08:39

五月的最后一個周末,小區(qū)里的孩子們已經開始自發(fā)地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了,在留言版上,孩子們稚嫩的字體透露著天真的夢想:“如果可以的話,我最想要哆啦A夢的任意門,因為打開那扇門,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如果有了時光機,我就可以到未來,看看自己會變成什么樣”;“我想要哆啦A夢里面的記憶面包,就不用害怕考試啦”……
“大人努力快樂,小孩子的快樂卻是天生的!奔矣小靶∩酢钡慕憬阏f,“父母對下一代的焦慮,只會為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挫折和負擔!泵恳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樂園,充滿各種新奇有趣的想象,但是回到現(xiàn)實的世界,他們卻被迫提早面對競爭,當“競爭力、學歷、功成名就”變成父母教養(yǎng)評價兒女的唯一標準時,就會致使孩子陷入各種不健康的生活形態(tài)中,反而會拖垮小孩子的成長!懊10個小孩,只有6個體重正常,其余不是過重就是過輕。小學入學那天,有2個近視眼,小學畢業(yè)時已變成6.3人戴眼鏡,高三畢業(yè)時有數(shù)字統(tǒng)計高達8.5人。”一位小學老師這么說。
其實,孩子的壓力來自于大人,孩子能否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也取決于大人。又逢兒童節(jié),我們試圖幫父母分析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一些關鍵密碼,如情緒、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體能的正確培養(yǎng)等等,與此同時也希望父母們能借此得到啟發(fā),檢視自己的行為。
親情,孩子健康第一課
我們關懷小孩,卻從來沒有注意到:在小孩眼中,我們可能只是既不懂他們的心理,又蠻橫不講理的父母。我們努力地去給予,卻很少深思: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小腳丫親子中心的王藍萍院長告訴記者,我們習慣性地把小孩子送給才藝班、補習班、家教老師,一天難得和小孩子吃一頓飯,卻很少想到:這樣子地用錢買來的成長,會不會正在扼殺親情,乃至于壓抑小孩子的情感生活?據王藍萍講,親情的缺乏會導致孩子缺乏對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這種情感欠缺嚴重影響了他們與別人的社會交往,容易出現(xiàn)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因此,要想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第一件事就是關上電視。她認為,在電視前消磨時光不僅對兒童身體有害,更重要的是占據了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時間,長此以往形成習慣,雙方可溝通的信息越來越少,因此,父母在晚飯后要盡量和孩子一起共度時光,問問孩子一天做了什么,或者陪孩子下棋、讀書、拼圖,長此以往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不論什么時候,我都在你身邊。
另外,還有一些看似普通,卻特別有效的互動活動,可以幫助父母加強或改善親子關系。
親子共同DIY:父母與孩子一起從事建構性的游戲,或共同組裝、動手完成一項成品(不論是家具或玩具),這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不僅增添親子共同記憶,也建立家人更深的默契與信心。
除了動手DIY之外,一起做家事,可說是全家人建立默契最好的活動。德國教育學家薇蘭尼?梅爾茲強調,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貴的,小至綁鞋帶、穿衣服或準備餐具、鋪床單,允許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邊“專心”陪伴,陪孩子體驗做事的過程,孩子自然可以學到東西。
帶孩子接近大自然:帶孩子去郊外,爬山、郊游或騎自行車,是陪伴孩子很好的起點。現(xiàn)在的小孩缺乏運動,體能差,經常帶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也有助于身心健全發(fā)展。
與孩子談心、聊天: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疲憊不堪,早已累得無法提起精神專心說話或聆聽,有時因缺乏耐性,火氣一來,不要說與孩子談心了,連聊天都難以有好品質。許多教育專家齊聲呼吁,不論多忙,每天一定要抽時間跟孩子聊天互動,因為孩子從小沒有建立與父母溝通的習慣,長大后,他也不會找你分享。與孩子溝通,父母要放下身段,用開放的態(tài)度、同理的心情,專心聆聽孩子心聲。甚至,父母偶爾也可以把孩子當成“大人”,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煩惱、挫敗或心得。
快樂運動 健康成長
父母望子成龍、成鳳的心情當然不難了解,其實要孩子能夠健康優(yōu)秀地成長,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北京體育大學人體運動科學學院解剖教研室張一民教授指出,從運動中,孩子能夠用身體的各種感官(眼、耳、鼻、口、皮膚、四肢等)去感受自己的四肢、肌肉,認識周遭環(huán)境。在運動中,孩子常常必須同時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手腦并用地去完成許多任務。而這些看似平常的舉動,卻扎扎實實地不斷刺激我們的左右腦,使我們的左右腦都能夠得到平衡的發(fā)展,幫助孩子將來無論寫字、算數(shù)都能學得快又好。而更重要的是,從運動中孩子能夠學習與人相處、合作,處理和別的孩子發(fā)生的沖突,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比賽中,孩子也學著面對成功和失敗。這些,都讓孩子將來不會只是個只知道讀書、爭第一的孩子,更是個能與人相處,為人著想、人見人愛的孩子。
美國一份資料顯示,6至12歲兒童建議運動量:每天累積最少30至60分鐘多元化及合乎年齡的體能活動;每天累積達至60分鐘甚至數(shù)小時的體能活動最好;每次運動最好維持連續(xù)10至15分鐘;運動的強度至少達至如急步行、跑步、跳繩、自行車、游泳及打羽毛球般的程度;當達到這種程度時,身體便會流汗及心臟會加快跳動。同時,這份資料也提示一些運動原則,以保證不受到傷害:
1. 依據自己的年齡、體力、身體狀況及個人興趣,來選擇合適從事的運動項目。
2. 應持之以恒,每周做3次或以上的運動,每次做20至30分鐘或以上,可達到理想的鍛練效果。
3. 運動不宜過度,否則會造成肌肉和關節(jié)受傷,適量而且經常性的運動才最有益。
4. 運動前要有充分的暖身運動:5至10分鐘的熱身及伸展運動,可減低受傷的機會。
5. 運動后的伸展運動: 運動后應做緩和的靜止前運動及重復伸展運動,使身體逐漸回復靜止的狀態(tài)。
6. 若感到疲倦、身體不適或疼痛時,例如:發(fā)燒、極度氣喘、作嘔、頭暈等,應暫時休息,不要勉強做運動,否則可能會發(fā)生意外,需要時應及早求診。
7. 運動時,應注意裝備,穿著舒適和厚薄適中的運動衣服和鞋襪。選擇尺碼適合、鞋面柔軟、鞋底可防滑和減低震蕩的運動鞋。
8. 要注意天氣溫度變化,在炎熱天氣下,運動時,出汗多,要注意補充水分;在寒冷的天氣下,運動時,宜穿著輕便、保暖及易增減的運動服。
9. 注意運動場所環(huán)境的安全性,避免在濕滑、黑暗之地方進行運動,以防意外發(fā)生。
10. 進行戶外活動時,應注意環(huán)境及當日天氣情況。
健康小孩不會胖
中國的小胖子越來越多,一方面是缺乏運動;另一方面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也讓孩子體重增長。高級營養(yǎng)保健師張雅云說,家長負責安排孩子生活中的“食物環(huán)境”,并要擔負起各種不同的責任。
學習好的營養(yǎng)。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為了提供孩子的發(fā)育和健康所需的營養(yǎng),你必須知道哪類的食物可以構成營養(yǎng)均衡的飲食。雖然你不需要分析采買的每一項食物所含的葉酸和鋅成分,但你應該運用食物金字塔的概念,為孩子的生長提供適當?shù)臓I養(yǎng)。
有采購雜貨的責任。在家吃營養(yǎng)的食物是家長的責任,如果夫妻都會去買食物的話,兩人務必對下列這些一般性的采購目標達到共識:事先計劃并列出采購單,以控制購買的沖動;閱讀營養(yǎng)標示,看標示的營養(yǎng)、熱量、脂肪成分,了解這些資料是不是會誤導你;買各種不同的食物,吃多樣化的食物有助攝取良好的營養(yǎng);少買一點高脂、高糖食物,且減少購買的次數(shù),家里的誘惑愈少愈好。但也不要完全杜絕這類食品,否則只會讓孩子和其他家人更想吃這種食物;在家里的食物吃完前要先補充,這樣才不會因為健康的食物吃完了,而得連續(xù)兩個晚上吃比薩;偶爾帶孩子一起去超級市場,不但可以幫助他們認識一些更益健康的新食物,也可以更了解他們喜歡吃些什么。當孩子和你一起選擇食物時,他們吃起來也比較開心。
營造不會使人吃個不停的食物環(huán)境。想吃看起來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把糖果或其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放在一眼看得到的地方,就會讓人在肚子不餓的情況下吃下它們。因此,你需要幫你的“小胖胖”把這類誘人的東西貯藏起來。低脂、高纖的食物則可放在家人一眼就看得到的地方,讓孩子們不會覺得家里沒有東西可吃。
聰明地準備食物。不必做烹調大師,只要準備適合家人口味的健康食物就好了。有一個減輕體重的方法,就是逐漸減少烹調食物的用油量。舉例來說,如果食譜上說加三茶匙油,下次試著只要加兩茶匙油。如果可行,下次再試試只加一茶匙。你倒不需要完全拒用食用油,只要在不影響口味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用油量即可。
強調吃正餐的重要,并且提供適當?shù)狞c心。一項針對兒童飲食差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孩童胖瘦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比較瘦的孩童吃正餐和點心的時間比較有規(guī)劃。點心對孩童來說特別重要,因為他們的胃小,但是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大,因此需要三餐之間進行補充。但吃點心的意思,不是吃一把土豆片或喝一罐可樂。點心應該是有足夠營養(yǎng)、健康,且分量足以減輕孩子的饑餓感,讓他能夠支撐到下一餐。
盡量讓用餐的時間持續(xù)十五分鐘以上。這不僅有助彼此的交談,且細嚼慢咽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飽了,會在吃太多之前就放下筷子。有些研究顯示,體重過重的孩子吃東西的速度比纖瘦的孩子來得快。
健康小孩學習好
孩子不愛念書,學習意愿低落,是最讓父母頭痛的問題。有些家長每天緊盯孩子功課,提供他們最好的學習資源──買教材、送去補習,甚至為小孩打理一切生活所需,但孩子依然不愿意認真學習。父母可以這樣做,讓對學習興趣缺乏的孩子轉而樂于學習?
首先,建立孩子的“自我概念”,也就是讓他覺得“自己是可以的”,有了這種“自我概念”,才會有動力,父母可以用具象的方式幫助小孩,例如答題時,五題里面答錯了三題,鼓勵他還有進步的空間,讓他明白自己可以往上做得更好。
定合理可行的目標。父母應該理性評估孩子目前的能力在哪里,然后將目標分成幾個階段,每次為孩子定一個努力之后可以達到的目標,再慢慢往最終目標邁進。例如,你希望孩子從60分進步到80分,與其一下子要求他進步20分,他短時間內達不到,還不如先期待他每次進步5~10分,孩子比較容易達到你的要求,藉由每次進步累積信心,持續(xù)提高學習的動力。
多信任,少擔心。父母一味焦慮、擔心并不能改善孩子的學習意愿,反而可能選擇逃避面對爸媽施加在他身上的壓力。因此,父母要做的是停止著急、擔心,放心參與及享受陪伴子女成長及學習的樂趣。
給孩子最大的鼓勵、肯定。例如孩子寫功課時,你對他說,你的字寫得真好!你怎么辦到的?再寫一次給爸爸看好不好?孩子都希望自己表現(xiàn)很好,還可以讓爸媽看到,得到他們肯定的眼神和稱贊,學習自然變成一件孩子喜歡的事。
父母親身示范。美國西雅圖的8歲華裔女童鄒奇奇,小小年紀就讀了很多書,還出書《飛揚的手指》,被大家視為神童。女孩說從小父親就經常念書給她聽,而父親念書時流露出愉快的神情,讓她感受到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因此她愛上閱讀。
培養(yǎng)積極正向思考。積極正向思考的孩子在碰到困難時,不容易被打倒,這涉及到父母自己如何處理挫折,及面對子女遭遇挫折時的態(tài)度。
終生學習才是目的。學習是終生的事,其實不必急于一時,重要在于孩子能一直保有對學習的熱情,這需要父母的寬容等待。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