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家芝諾和他的悖論
來源:糜可定的科學園 2009-01-14 13:31:57

芝諾(埃利亞的)(ZenoofElea)約公元前490年生于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約公元前425年卒.數(shù)學、哲學.
芝諾生活在古代希臘的埃利亞城邦.他是埃利亞學派的著名哲學家巴門尼德(Parmenides)的學生和朋友.關(guān)于他的生平,缺少可靠的文字記載.柏拉圖在他的對話《巴門尼德》篇中,記敘了芝諾和巳門尼德于公元前5世紀中葉去雅典的一次訪問.其中說:“巴門尼德年事已高,約65歲;頭發(fā)很白,但儀表堂堂.那時芝諾約40歲,身材魁梧而美觀,人家說他已變成巴門尼德所鐘愛的了。”按照以后的希臘著作家們的意見,這次訪問乃是柏拉圖的虛構(gòu).然而柏拉圖在書中記述的芝諾的觀點,卻被普遍認為是相當準確的.據(jù)信芝諾為巴門尼德的“存在論”辯護.但是不象他的老師那樣企圖從正面去證明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靜”不是“動”,他常常用歸謬法從反面去證明:“如果事物是多數(shù)的,將要比是‘一’的假設(shè)得出更可笑的結(jié)果。”他用同樣的方法,巧妙地構(gòu)想出一些關(guān)于運動的論點.他的這些議論,就是所謂“芝諾悖論”.芝諾有一本著作《論自然》.在柏拉圖的《巴門尼德》篇中,當芝諾談到自己的著作時說:“由于青年時的好勝著成此篇,著成后,人即將它竊去,以致我不能決斷,是否應(yīng)當讓它問世.”公元5世紀的評論家普羅克洛斯(Proclus)在給這段話寫的評注中說,芝諾從“多”和運動的假設(shè)出發(fā),一共推出了40個各不相同的悖論.芝諾的著作久已失傳,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和辛普里西奧斯(Simplici-us)為《物理學》作的注釋是了解芝諾悖論的主要依據(jù),此外還有少量零星殘篇可提供佐證.現(xiàn)存的芝諾悖論至少有8個,其中關(guān)于運動的4個悖論尤為著名.
一則廣為流傳但情節(jié)說法不一的故事說,芝諾因蓄謀反對埃利亞(另一說為敘拉古)的僭主,而被拘捕、拷打,直至處死.
芝諾因其悖論而著名,并因此在數(shù)學和哲學兩方面享有不朽的聲譽.數(shù)學史家F.卡約里(Cajori)說,“芝諾悖論的歷史,大體上也就是連續(xù)性、無限大和無限小這些概念的歷史.”但遺憾的是,芝諾的著作沒有能流傳下來,我們是通過批評他的亞里士多德及其注釋者辛普里西奧斯才得以了解芝諾悖論的要旨的.直到19世紀中葉,人們對于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芝諾悖論的引述及批評幾乎是深信不疑的,普遍認為芝諾悖論只不過是一些有趣的謬見.英國數(shù)學家B.羅素(Russell)感慨地說:“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上,沒有什么比死后的聲譽更變化無常了.死后得不到應(yīng)有的評價的最顯眼的犧牲品莫過于埃利亞的芝諾了.他雖然發(fā)明了4個無限微妙、無限深邃的悖論,后世的大批哲學家們卻宣稱他只不過是一個聰明的騙子,而他的悖論只不過是一些詭辯.遭到兩千多年的連續(xù)駁斥之后,這些“詭辯”才得以正名,….”19世紀下半葉以來,學者們開始重新研究芝諾.他們推測芝諾的理論在古代就沒有得到完整的、正確的報道,而是被詭辯家們用作倡導懷疑主義和否定知識的工具,從而背離了芝諾的真正宗旨.而亞里士多德正是按照被詭辯家們歪曲過的形象來引述芝諾悖論的.然而,迄今為止,學者們還找不出可靠的證據(jù)足以推翻亞里士多德和辛普里西奧斯關(guān)于芝諾悖論的記述.由于目前對希臘哲學史了解得還不夠,對于芝諾提出這些悖論的目的何在尚不清楚.比較一致的意見是:芝諾關(guān)于運動的悖論并不是簡單地否認運動,芝諾責難“多”也不是簡單地把兩只羊說成一只羊.在這些悖論后面有著更深層的內(nèi)涵.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保存了芝諾悖論的大意,功不可沒,但是他對于芝諾悖論的分析和批評并非十分成功,是值得重新研究的.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