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讀 > 正文

媽媽在孩子眼中成了”河東獅吼“怎么辦?

來源:新浪育兒 2009-02-27 09:57:19

智能內(nèi)容

  一、愛不能強加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如何愛孩子,卻是許多父母未必能及格的考題。

  孩子雖小,卻是和父母有平等權(quán)利的人,愛不能強加,愛是有尊嚴的享有。

  美國有一個兒童父母雙亡,后被一富豪資助,從此順利地長大,并完成了學業(yè)。這個兒童的成長過程,經(jīng)常被一些媒體跟蹤報道。

  在他大學畢業(yè)前,又有一位記者找到他,問他是不是很感謝資助他的那位富豪,打算畢業(yè)后怎樣報答他。誰知這個孩子卻說:“不,我不感謝他,他用我的貧窮來換取他的名聲,我們是一種等價交換,根本不需要報答和感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是有尊嚴的,即使是弱小的人。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表達關(guān)愛的時候,尊重是第一位的。沒有尊重的愛是一種傷害。

  我們成年人還常常被人一廂情愿地去安排做不情愿的事,用這樣的感同身受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孩子,就會明白怎么把真愛給孩子了。

  二、留出足夠空間

  有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對我說,你吃雞蛋的時候觀察過嗎?所有的雞蛋都有空隙,因為有空隙才能生存。如果雞蛋變成實心的,必死無疑。我聽了深有同感:我們難道還不如一個雞蛋嗎?為什么不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成長空間呢?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要經(jīng)歷一些磨難。磨難是人生最好的歷練,大凡有作為的人都是在磨難中站立起來的。如果大人替孩子打理一切,化解所有磨難,一時順利了,或許換來終生的軟弱和依賴。

  在一次夏令營中,輔導員老師晚上查鋪,看見床底下竟然還躺著個人。這位老師心里一驚,拿手電筒一照,這才發(fā)現(xiàn)這位躺在床下的人是床上學生的爸爸。這位爸爸看到老師,不好意思地解釋說:“我兒子睡覺不老實,總是蹬被子,有時候會從床上滾下來,我擔心啊。您別聲張,明天天不亮我就偷偷回去,您千萬別讓大家知道。”

  我曾目睹一個場面:一個媽媽送讀初中的兒子上學,同學們見了一勁兒擠眉弄眼,媽媽剛剛離開,孩子們就嚷了起來:“寶貝,媽媽送來的?”“你真是一個乖兒子啊!”對孩子過度保護的父母也許不會想到,您的愛的舉動可能讓孩子很尷尬呢!久而久之,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包辦而能力低下,并因無能而自卑,因自卑而愈加無能,如此循環(huán),后果可以想見。

  父母生兒育女,就有了愛的責任,愛的唯一目標應(yīng)該是培養(yǎng)孩子全面發(fā)展的健全人格。因此除了學習,更要注重品德、性格、體質(zhì)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單純注重學習的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是畸形的,不能真正適應(yīng)未來生活,他們的獨立性、動手能力、與人交往與合作等方面的才干都會有缺陷。一直以來所說的“高分低能”是這類缺陷的形象化。有人認為“高分低能”是獨生子女的通病,把原因歸結(jié)為“獨生”。事實上,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獨生還是非獨生,作為“自然人”來到世上,并沒有本質(zhì)的差異,而是在后天的社會化過程中,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環(huán)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品質(zhì)和能力。

  現(xiàn)在我家離學校很遠,我每天早晨5點多就要起來上學,晚上11點以前不敢睡覺。媽媽說人活著就得含辛茹苦,可壞孩子這么累也變不成好孩子,真讓我覺得像凍冰棍似的那么冷。

  我真的是壞孩子嗎?可我實在不想當壞孩子!

  老師、父母讀了這個“壞孩子”的自白,會有什么樣的感想。

  “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

  實際上,好、壞孩子之分是不同的兒童觀與教育觀所致。譬如一個頑皮兒童,從了解兒童、相信兒童和尊重兒童的觀念出發(fā),就會覺得孩子很正常甚至挺可愛;相反,從不了解兒童、不相信兒童和不尊重兒童的觀念出發(fā),便會覺得孩子討厭,就會認為他是壞孩子。

  當一個孩子被認為是壞孩子的時候,悲劇命運就從此開始了,并且有可能成為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的災(zāi)難。

  三、警惕“暗示生短”

  有一個特別有哲理的故事:

  有一只老鷹下了蛋,不知怎么滾到雞窩里去了。母雞連同小雞一起把小鷹也孵出來了。過了一段,覺得這個小家伙怎么長得和其他小雞不一樣,“怪模怪樣”。于是母雞、小雞都嘲笑它,小鷹也覺得自己真不好看,有一天老鷹來了,雞媽媽帶著孩子們拼命逃竄,這只小鷹也跟著一起逃竄。

  小鷹本來是鷹,它能夠飛翔,它有小雞不能比擬的力量。但它不知道,它認為自己是雞,因為大家都說它是雞。這就是“暗示生短”。

  現(xiàn)實中,一些父母會無意中給孩子一個暗示,比如“你真笨”“學習怎么這么差”等,這樣的暗示都會使孩子慢慢也認可自己的短處,而最終真正成了短處。

  其實,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都充滿無限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潛能。作為父母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點和優(yōu)勢,挖掘、培養(yǎng),信心和力量就會伴隨孩子一生。連載(二十二)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