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4-29 15:34:19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 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進行長度位的簡單化聚。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放錄象片:高速公路上,汽車快速行進,及公路邊不時出現(xiàn)一個一個里程牌及指路標志、限速標志。
2、提問:這是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還看到了什么?上面寫著什么?你知道千米是多少嗎?
3、揭示課題:“千米的認識”
二、在實踐體驗中認識“千米”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千米”
(1) 認識10米
在學校的操場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兩頭插兩根標槍,讓學生看一看,走一走。舉例說說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0米?
(2) 認識100米。
通過測量得到10個10米是100米,觀察,然后走一走,想一想100米的長度。舉例哪里到哪里的長度大約是100米?
(3) 認識1000米。
讓學生量出100米,再量出100米,讓學生說說操場有幾個100米,那10個100米是多少?1000米大約要操場走幾圈?,走1000米用了幾分鐘?(大約20分)
2、認識千米
(1)讓學生說說從學校問口到附近的什么地方大約是1000米。
(2)為了簡便計量1000米規(guī)定為1千米。
(3)媒體展示:看一看 1千米是10個100米。
三、米和千米的化聚
1、請同學試一試例1。
。1)2千米=( )米 (2)2千米500米=( )米
填好后分別指明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2、試一試
8000米=( )千米 6720千米=( )千米( )米
四、課堂小結
學過的長度單位有那些?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五、鞏固練習
1、填空
4000米=( )噸千米 3千米=( )米
2600米=( )千米( )米
4200米=( )千米( )米
7千米38米=( )千米
2、判斷
。1)小明1小時大約步行10米。 ( )
。2)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寬是10分米。 ( )
。3)一支鉛筆大約長18 ( )
。4)教室里的額額黑板長大約是3米多一點。 ( )
。5)一輛汽車每小時行45千米。 ( )
3、長江長6300千米,合( )米;南京長江大橋長6772米,合( )千米( )米;錢江三橋長5700米,合( )千米( )米。
六、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本》p52
七、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米
例1 2千米=(2000)米 2千米500米=(2500)米
例4 2000米=(2)千米 4350米=(4)千米(350)米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