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16:07:16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教材分析〕
《槐鄉(xiāng)五月》是蘇教版第六冊中的一篇文質(zhì)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優(yōu)美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槐鄉(xiāng)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xiāng)五月,對勤勞能干、熱情好客、淳樸可愛的槐鄉(xiāng)孩子的喜愛。
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五月的槐鄉(xiāng)到處盛開著槐花,婀娜多姿,香氣醉人。第二自然段寫被香氣熏醉的孩子們盡情享受槐花飯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寫孩子們用槐花裝扮自己表達對槐花的喜愛。第四自然段總寫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學習欣賞課文的優(yōu)美語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 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體會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重點〕
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生動、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如詩般的課文語言,感受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xiāng)五月,對勤勞能干、淳樸可愛、熱情好客的槐鄉(xiāng)孩子的喜愛。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讀書質(zhì)疑,不斷探究,在讀中解,在讀中悟,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以槐花之美、槐花之香來感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那令人如癡如醉的槐鄉(xiāng)韻味。
〔設計思路〕
教是為學服務的。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我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許多精美的槐花圖片,讓學生認識槐花,喜歡槐花,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感受槐花的美時,引導學生伴隨舒緩輕柔的音樂品讀課文,通過個體領悟讀、集體感悟讀、男女生比賽讀、自主體會后的感情朗讀,讀出課文的意境。在讀的過程中,我適時指導學生通過背誦、說話、想象等方法進行語言的積累。在感悟孩子的樂時,我創(chuàng)設情境由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nèi)容,并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取長補短,解決疑難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課文情感,從而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我計劃用兩課時來完成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中,我指導學生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知槐花的美。
一、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槐鄉(xiāng)五月。學生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五月,是——”
出示:“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學生齊讀。
3.沐浴著輕柔的春風,邁著輕盈的腳步,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走進槐鄉(xiāng),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
。ㄟ@是一篇美文,就要求教師的語言也要美,才能和文本語言相得益彰。導入部分簡潔輕松,容易喚起學生走進文本的熱情,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感情基礎。中心句的出示使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線清晰明了,學生容易掌握。)
二、品讀賞析,沐浴槐香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課文給我們所描繪的美麗畫面。
2.(出示第一段)學生自由朗讀。
3.請你說說五月的槐鄉(xiāng)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交流。
4.學生暢所欲言,說出真實感受。
。◤恼w上感知文本,讓學生在與文本的親密接觸中感受槐鄉(xiāng)。通過學生朗讀、交流初步感知的槐花的美、香、以及孩子的快樂等等,這些畫面為接下來的學習鋪路架橋。)
5.說得真好!同學們可真會讀書!請同學們再細細品讀課文第一段,相信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6.學生再次自由朗讀第一段。
A、感受槐鄉(xiāng)的美:
1.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xiāng),感受槐鄉(xiāng)的美。五月,洋槐開花了,你們看……(師動情朗誦第一段)
。ǔ鍪菊n件:美麗的槐花圖片配著舒緩的音樂一一展示。)
學生欣賞。
(圖片是對文本內(nèi)容形象化的描繪,此時出示槐花圖片讓剛才形成的模糊畫面變得清晰起來。同時配以舒緩的音樂,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2.看到這么美的槐花,你想說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3.你們感受到了槐花的美了嗎?誰能讀出槐花的美嗎?指名讀。
。◣煾鶕(jù)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相應的句子及圖片)
。1)“槐鄉(xiāng)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指名讀,從他的朗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花美)
抓住詞語“山山洼洼”、“ 坡坡崗崗”、“ 白茫茫”,指導朗讀。
槐花可真多、真白啊!我們一起來讀讀。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像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
指名讀,這句句子有什么特點?(比喻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ǔ鍪酒渌螤畹幕被▓D)你能根據(jù)圖片,用“有的……像……”的句式說句話嗎?
同學們說的真好!你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你看到的槐花嗎?(千姿百態(tài)…)
無論是近看槐花,還是遠看槐花,槐花都是那么的美。讓我們一起來在讀中感受槐花的美!學生齊讀。
想把這美麗的景色永遠印在腦海中嗎?學生試著背誦句子,指名背誦,男女生背誦。
(美句美讀,這兩個比喻句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槐花獨特的美。而學生對維吾爾族姑娘的小辮子是陌生的,讓學生單一的從文字中感受這種美是有困難的。因此,由圖到文,從直觀的形象思維到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彌補了學生認知上的空白,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背誦,幫助學生完成了語言文字的積累。)
B、感受槐鄉(xiāng)的熱鬧:
1.看過了槐花,我們再用耳朵聽一聽,聽見什么了?
出示句子:
“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1)小蜜蜂,你為什么飛到這兒來呢?(采花粉,釀甜蜜)
。2)小蜜蜂,你一定會滿載而歸的!心里該有多高興啊,與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好嗎?指名朗讀。
(3)誰也來了?指名讀句子。
(4)孩子,你來這兒做什么呢?(采槐花,做槐花飯)
(5)聞著芬芳的槐花,采著雪白的槐花,心里有多快樂。≌埬阕x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6)除了小蜜蜂和孩子們,還有誰也來到了槐鄉(xiāng)呢?(小蝴蝶、小蜻蜓、遠方的客人、愛花的人們……)
2.我們一起來體會這份快樂的心情!齊讀。
(這句話文字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相同的句式讀來朗朗上口,象聲詞的運用讓我們感覺到蜜蜂采蜜與孩子奔跑時的快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妙,想象五月槐鄉(xiāng)的熱鬧情景,我設計了這個品讀文字的環(huán)節(jié)。)
C、感受槐鄉(xiāng)的香:
1.不知不覺已是中午了,空氣中彌漫著陣陣特別的香味,這是怎么回事呢?(槐花的香味)
出示:“中午,桌上接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香海中了。”
(1)你是從文中哪句話中體會到的?(板書:花香)
。2)句子中哪幾個詞語描寫花香的?(“清香”、“醇香”、“濃香” 字體變紅)學生朗讀詞語。
。3)老師有個疑問,既然這三個詞語都是描寫香的,那能不能把它們換個順序呢?(不行,這三個詞語表示的香的程度不同,是一個比一個香。)
。4)槐鄉(xiāng)到處都是香味,你還從文中哪個詞語感受到了這濃濃的香味?(浸、香海)
。5)指導朗讀,齊讀。
2.遍野的樹,滿目的花,人浸在香海里,香氣飄進每個人的心里。五月的槐鄉(xiāng),真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讓我們齊讀第一段,再次感受槐花的美、香和槐鄉(xiāng)的熱鬧!
。ㄟ@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抓住幾個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感悟槐花的香。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清香”、“醇香”、“濃香”三個詞語的差異呢?我從按正常順序的品讀,到提疑“它們能換個順序嗎?”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逐步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語言。)
三、情景對話,真情流露
過渡:來到槐鄉(xiāng),看到了美麗的槐花,聞到了迷人的花香,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歡樂,真是讓我流連忘返。如果你們就是槐鄉(xiāng)的孩子,你們準備怎么招待我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呢?
A、感受槐鄉(xiāng)孩子的好客:
1.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你會怎么做?
2.(出示第二段內(nèi)容)同桌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說說你會怎么做?(我會把客人拉到家中,請他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
。1)請問,香噴噴的槐花飯是怎么做出來的?(大米拌槐花蒸的)
。2)這槐花飯有什么特色嗎?(口味有甜的、有咸的)
。3)真有意思!請問哪種槐花飯更好吃呢?學生交流、朗讀相關句子。
。4)讓我們一起來學做美味的槐花飯吧!齊讀。
4.你還會怎么做呢?(請客人吃槐花、送給客人一大包蒸過曬干的槐花、送給客人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送給客人一大把剛采下的槐花…)
5.謝謝,謝謝!你們可真是一群熱情好客的槐鄉(xiāng)孩子啊!請大家齊讀第二段,讓我再一次感受你們的熱情!
。ㄡ槍θ昙墝W生表現(xiàn)欲較強的特點,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積極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再指導學生扮演文中人物,展開師生對話,在對話中,文字已不再是靜止的語言符號,已經(jīng)被學生內(nèi)化,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學生們的獨特的招待方式是對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的最好詮釋。)
B、感受槐鄉(xiāng)孩子的樂:
過渡:槐鄉(xiāng)的花香讓人醉,槐鄉(xiāng)可愛的孩子更讓人喜愛?矗睒湎聛砹巳盒」媚锖托⌒∽。
1.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段內(nèi)容)兩組畫面中,你最喜歡那一組?說說為什么?
小姑娘:
。1)指名讀,從她的朗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孩子們對槐花的喜愛)
。2)人怎么會“飄”起來呢?是不是寫錯了呢?(小姑娘的心情愉快,腳步也變得輕快了,飄飄欲仙。)
。3)我們讀一讀,也來飄一飄,好嗎?
小小子:
。1)指名讀,請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語。(裝、拿、塞)
。2)“大大咧咧”是什么樣的呢?誰來表演一下?
。3)指導學生朗讀,體會小小子們的愜意快樂。
(4)羨慕“小小子”的好口福嗎?讓我們也飽回口福!鼓勵學生邊讀邊演。
2.喜歡“小姑娘”的同學也請站起來,我們一起香香的飄一回!喜歡“小小子” 的同學請站起來,我們一起來飽飽口福!
3.生活在槐鄉(xiāng)的孩子們真是快樂無比。。ò鍟汉⒆訕罚⿲W生齊讀。
4.試著背誦你喜歡的一幅畫面。
5.出示填空:槐鄉(xiāng)的孩子真___。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要求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完成填空。
。▽W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好祖國的語言文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內(nèi)心的感想,既進一步感悟到了槐鄉(xiāng)孩子的樂,又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真實情感的能力。)
四、總結(jié)全文,情感升華
1.是啊,每到五月,整個槐鄉(xiāng)就浸在香海中了,連前來游玩的小朋友也被香氣熏醉了,不想回家。而此時,最快樂、最自豪、最幸福的要數(shù)槐鄉(xiāng)的孩子了,他們采槐花、做槐花飯、帶槐花、吃槐花……
我們不由發(fā)出感慨——“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ㄖ行木涞脑俅纬鍪酒鸬绞孜埠魬,深化學生認知,升華學生情感的作用。)
2.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3.五月的槐鄉(xiāng)是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也是游人的季節(jié)。各位同學,待到槐花爛漫時,請你到美麗的槐鄉(xiāng)游一游吧!
板書: 槐鄉(xiāng)五月
花美
花香
孩子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