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9 23:07:45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作文 學習方法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教學理念:本次習作處在第六冊第一單元的位置,在習作序列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上個學期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較復雜的單幅圖的看圖寫話(如第五冊習作3),為多幅圖寫話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次習作既有對過去看圖寫話的鞏固復習,又有新的要求和跨度,遵循了循序漸進的語文學習規(guī)律。無論是單幅圖,還是連貫情節(jié)的多幅圖,其提供的只是一個或幾個凝固的瞬間,更多內(nèi)隱的信息則需要根據(jù)孩子們自己積累的經(jīng)驗和合理的想象把它們呈現(xiàn)出來。因此,本課的教學,要著重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合理想象,使學生不僅能夠深刻地理解畫面外顯的意義,還能夠深入地發(fā)掘畫面內(nèi)隱的情景。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以培養(yǎng),思維得以發(fā)展,靈性得以生發(fā)。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情趣
1、同學們,上個學期咱們寫了不少作文,其中哪一次作文你覺得最有趣?(通過談話激發(fā)學生對習作的成功體驗和美好印象,同時引出“擺玩具,編故事”的話題)
2、是呀,擺玩具編故事可真好玩,咱們同學編的故事也很有趣,有……有……也有……還有……太多了,全都留在老師的腦子里。今天呀,咱們再來玩一玩編故事的作文游戲,好不好?咱們換個花樣,不擺玩具了,咱們看圖編故事,怎么樣?
二、剖析例文,領悟方法
過渡:好!響亮的回答,閃亮的眼睛,都在告訴我:你們躍躍欲試了!別急,要想故事編得好,先把方法學到手。咱們先來看一位叫段秋霞的小朋友她是怎樣看圖編故事的,看看誰最聰明最會學,從中取得真經(jīng)。
1、觀察圖畫,明確圖意。
(1)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學生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動腦思考: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圖上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引導學生抓住圖中的蜜蜂、蝴蝶、鮮花以及人物的穿著、動作、神態(tài)進行觀察,弄清圖意,言之有據(jù)。)
(2)同法指導觀察其余3幅圖。(著重引導學生觀察前一幅圖中沒有出現(xiàn)的事物,注意畫面的變化,如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人物,地點有什么變化等,從而了解事情的發(fā)展變化。)
(3)引導學生把4幅圖連起來看,想一想,這幾幅圖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2、圖文對照,討論明法。
(1)自由讀文:圖畫的意思我們看明白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段秋霞小朋友是怎樣編這個故事的。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脫棉衣》這個故事,然后再對照這幾幅圖,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討論交流。(著重落實文后的幾個思考題,如:作者是怎么分段寫的?哪些話是畫面上沒有的?讀了這篇作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教師有仔細聆聽學生的發(fā)言,從中捕捉相關信息,并將之放大,加以強調(diào),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悟看圖習作的兩大要領:觀察和想象。)
(3)教師小結:看圖編故事,“看”是關鍵,只有看細致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在“編”的時候,才能夠把畫面的內(nèi)容給充分表現(xiàn)出來。同時,在“看”的時候,還要學會“想”,要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真思考,展開合理想象,這樣才能生動、形象地表達出畫面的真實、完整的意思。
三、遷移運用,編述故事。
1、觀察畫面:下面我們就試著用學到的方法來編一編猴哥的故事。首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3幅圖,先把每幅圖的意思看明白,然后再連起來重看一遍,使整個故事在自己的頭腦中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
2、匯報交流:這3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每幅圖分別講了什么意思?(教師要著重引領學生看清人物的穿著以及柱子上的字句,明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要引導學生留意圖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把握人物的情感變化,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語言;此外,還需點引學生抓住圖中的景物,去想象公園美麗的景象,尤其要抓住“太陽的笑臉”去想象隱含的意義。)
3、編述故事:指名練說,組織評議。(引導學生圍繞“他們說的好在哪里?”“他們說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賞?”“你認為他們說的有不足的地方嗎?你有什么建議嗎?”等問題進行評議,并于雙向互動中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說的內(nèi)容。)
4、動筆寫故事。
5、指名朗讀自己編寫的故事,進行簡單評議。
四、自主選擇,編寫故事。
1、同學們編的故事都很精彩,可是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無法一一欣賞,請大家回去以后把你們編寫的故事讀給爸爸媽媽聽,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再做修改,抄正在作文本上。
2、如果你還想寫書上的第二組圖,或者自己找來幾幅連貫的圖寫,那就更好了。下節(jié)作文課,我們就來比一比,看看誰編的故事生動、具體、有趣,好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