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3:05:01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花兒也會放風箏
預習提示
認識本課“盈”等10個生字,嘗試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能夠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盈”等10個生字,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初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讀通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
猜謎語:象鳥飛不高,就怕雨來澆,天上飛不了,地上線拴牢。春天到了,和暖的陽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樣的天氣里同學最喜歡的戶外活動是什么?(板書:放風箏)聽說過花兒也會放風箏嗎?(板書:花兒也會)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疑問?
(學生會說到:花兒如何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些問題能否解決?
學生自由讀文,同時劃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分組朗讀,或者接讀課文)。
用不同方式讀課文,引導評價
指導學生對讀的同學做評價。老師評價學生的讀文情況。
分小組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并討論:花兒也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播放春天景色圖片 。讓學聲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
各小組比賽讀文看那組讀的好。
第 二 課 時
談話激趣,引出課題
同學們,在美麗的春天里,你放過風箏嗎?說說你的感受。的確,放風箏是一件賞心樂事,花兒姑娘看見小朋友放飛了風箏,羨慕極了,也放起了風箏。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首有趣的小詩。板書:花兒也會放風箏
檢查預習,導入目標
花兒姑娘想檢查大家課前預習的怎么樣?預習中誰都得到了家長的一面小紅旗?看來大家預習的很認真。(出示預習檢測)
讀了這首小詩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花兒還會放飛什么?
師:只要我們用心讀這首小詩,這幾個目標我們定能輕松完成。
師生分段品讀小詩 。
第一小節(jié)
請大家邊看圖邊讀第一小節(jié),呆會兒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表演 "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是怎么樣的?
“綠盈盈”可以換成什么詞?
為什么說是牽著一條渴求的線?理解"渴求" 的意思?
孩子們放飛的風箏會有哪些?(出示風箏圖片)
細讀第一小節(jié),感受快樂。
第二小節(jié)
孩子們扯著線跑著,嚷著,他們會說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一朵朵小花,看到孩子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放飛的一只只漂亮的風箏,你們會說些什么?
你是花兒一定有花兒一樣的笑臉,你來讀。練習讀這一小節(jié)。
第三、四小節(jié)
花兒是怎樣放風箏的呢?讓我們到百花叢中去欣賞吧!(播放:春天在哪里)你好象看到了什么?那是花兒在放風箏呢!
默讀3、4小節(jié),邊讀邊用“——”畫出花兒放風箏的句子。
花兒放的小風箏是什么?相機板書:蜻蜓 蝴蝶
花兒是怎樣放小風箏呢?
花叢中果然飛出許多小風箏——
有的在花枝上飛高飛低,
有的在半空中盤旋滑行……
“飛高飛低”、“盤旋滑行”做做動作?“飛高飛低”是什么?(蝴蝶)“盤旋滑行”是什么?(蜻蜓)還有的小風箏在干什么?(出示圖片)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花兒放的小風箏,你愿意在空中怎樣飛舞?
你覺得這些小風箏怎么樣?你的心情怎樣?(興奮)
讀出來吧!多種形式朗讀。自由讀、帶動作讀、教師范讀、比賽讀。
花兒放的是風箏嗎?那作者為什么還說花兒會放風箏?(漂亮、會飛舞是他們的共同點)作者是多么善于想象呀!
請大家張開想象的翅膀,想想花兒還會放飛什么?
小組討論。
指名說。
課堂練習
出示習題。
花叢中果然飛出許多小風箏——,
有的在——————————,
有的在—————————……
花兒能讓蝴蝶、蜜蜂圍著他們飛舞,一定是有一根無形的線牽著他們,這根無形的線到底 是什么 ?(花香、花美)美麗的大自然吸引著孩子們,也吸引著這些小生靈,他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玩耍、嬉戲多么溫馨、多么令人陶醉呀!現(xiàn)在讓我們帶上動作、表情美美地讀讀這首小詩。(配樂)
引導背誦
這么美的小詩,大家又這么喜歡,我們把它背誦下來吧。ǹ梢阅乇、可以帶動作背、互相合作背)展示。
美麗的大自然給孩子們和小生靈們無盡的樂趣!學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板書:保護大自然
全課總結
只有保護自然,才有青山綠水,才有鳥語花香,我們和小生靈們才能快樂和諧地生活。
課堂檢測
有表情地背誦全詩。
說說花兒還會放什么風箏?
板書設計
花兒也會放風箏
孩子們 風箏
放飛
花 兒 蝴蝶、蜻蜓
保護大自然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