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6:49:05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兩類字的教學要求沒把握好;
要求認的字,與以前所理解的識字,任務有所不同,學習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要求認識的字識字量增加,目的是用于閱讀。教學時不要對這些漢字的結構做過細的分析。教師不要對識字提出過高的要求,不要進行繁瑣的字形分析,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反復見面,讓兒童從整體上把握字形。否則教學時間不夠,也加重負擔,待要求寫的時候再作字形分析。
一是對學生不放心,過分追示堂堂清,課課清,人人清。一篇課文十幾個生字,不一定要全部過關后再學下一篇。要認識到漢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造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增加漢字與學生見面的機會,加強漢字的復現和鞏固,相信所有學生最終都會成功地完成識字任務。
兩種原因的背后實際隱藏著教師對識字返生現象的擔擾。如何提高識字學習的效果,扼止返生呢。
調動積累,適當滲透識字方法。如,結合漢字的認識,學習一些最常用的偏旁。如果新學的漢字中某一部分是學生會認的獨體字?梢灾笇W生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紤]到學生的學習風格不盡相同,教師還就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
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質量。
識字教學天生就有易枯燥單調的危險,這在教材編寫時也考慮到了,這在集中識字方面表現最明顯:
事物歸類識字。注意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結合,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P49,反映學校生活的《操場上》P52 ,反映時代生活的《自選商場》P92,反映農村生活的《菜園里》P94。把觀察圖畫、認識事物和學習漢字結合起來了。
韻語識字。安排了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一去二三里》P44,學習最簡單的十二個漢字。安排了《比一比》,通過比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認識漢字。
體現漢字造字規(guī)律。安排了一課象形字《口耳目》P46,一課會意字《日月明》P97,教學時要讓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粗淺了解漢字造字的一些規(guī)律。
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避免對每個字都進行字形分析,尤其是避免對漢字中某些不認識的部分,字形復雜的部分進行分析,而是要設計多種活動,如字詞游戲。閱讀活動,競賽活動等,讓學生通過與漢字反復見面,逐步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環(huán)境也能認識。
承認學生差異,利用差異,縮小差異。由于個性秉賦的不同和學習興趣的不同,學生的學習表現可能會存在差異,特別是現在提倡自主學習的背景下,學生間的差異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差異的存在會打擊學習能力強和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習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個基本理念的實現,所以我們應該正視學生間的差異。老師除了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改進教學質量以外,還可以利用學生的差異,來消除學生間的差異。具體作法是讓學習能力強的和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結對幫學。
倡導轉變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教材重視語文教育的實踐性,自主性和整體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教材內容面向生活,強調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教材的編排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個人的潛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