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注釋本<下卷3>--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來源:天一國學 2009-06-17 18:53:45

十 一 尤
榮對辱,喜對憂,夜宴對春游。燕關(guān)對楚水,蜀犬對吳牛。茶敵睡,酒消愁,青眼對白頭。馬遷修史記,孔子作春秋。適興子猷常泛棹,思歸王粲強登樓。窗下佳人,妝罷重將金插鬢;筵前舞妓,曲終還要錦纏頭。
蜀犬:《韻府》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 ?吳牛:《風俗通》吳牛使之苦于日,故月亦見而喘焉。 史記:司馬遷因李陵遭難,乃作史記。 ?春秋:孔子因魯史作春秋。 ?泛棹:《晉書》王子猷雪夜中泛舟訪戴安道,將及門而返。人問之,曰: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登樓:《姓氏譜》王粲字仲卿,劉表欲妻以女,嫌其貌丑,乃妻其弟愷。粲思歸,遂作登樓賦。 ?錦纏頭:《杜牧贈妓詩》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
唇對齒,角對頭,策馬對騎牛。毫尖對筆底,綺閣對雕鏤。楊柳岸,荻蘆洲,語燕對啼鳩?统私鸾j馬,人泛木蘭舟。綠野耕夫春舉耜,碧池漁父晚垂鉤。波浪千層,喜見蛟龍得水;云霄萬里,驚看雕鶚橫秋。
金絡馬:《韻府》飾馬首以金絡。 ?木蘭舟:《李嶠詩》木蘭為楫桂為舟。
庵對寺,殿對樓,酒艇對漁舟。金龍對彩鳳,豮豕對童牛。王郎帽,蘇子裘,四季對三秋。峰巒扶地秀,江漢接天流。一灣綠水漁村小,萬里青山佛寺幽。龍馬呈河,羲皇闡微而畫卦;神龜出洛,禹王取法以陳疇。
豮豕:《易》豮豕之牙吉。 ?童牛:《易》童牛之梏元吉。 ?王郎帽:《晉書》王蒙美豐姿,每出市,群姬愛之,見其帽破,皆欲遺以新帽。 ?蘇子裘:蘇秦說秦不行,黑貂之裘敝。 ?龍馬:河出馬圖,伏羲因畫八卦。 ?洛龜:洛出龜書,夏禹法之,演九疇。
十 二 侵
眉對目,口對心,錦瑟對瑤琴。曉耕對寒釣,晚笛對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閔損對曾參。秦王親擊缶,虞帝自揮琴。三獻卞和嘗泣玉,四知楊震固辭金。寂寂秋朝,庭葉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砌花隨月轉(zhuǎn)清陰。
玷:杵聲也。 ?閔損:字子騫。 ?曾參:字子輿。 ?擊缶:見前趙瑟注。 ?揮琴:見前南熏注。 ?泣玉:卞和獻玉于楚王,三獻而兩刖其足,和抱玉而泣。 ?辭金:《韻府》楊震為太守,人奉以金,不受。人曰:無人知也。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
前對后,古對今,野獸對山禽。犍牛對牝馬,水淺對山深。曾點瑟,戴逵琴,璞玉對渾金。艷紅花弄色,濃綠柳敷陰。不雨湯王方剪爪,有風楚子正披襟。書生惜壯歲韶華,寸陰尺璧,游子愛良宵光景,一刻千金。
犍牛:《正字通》犍,牛之健強者。 ?牝馬:《易》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曾點瑟:見《論語》。 ?戴逵琴:戴逵能琴,武陵王召之,戴不就,對使者碎其琴。 ?璞玉:《晉書》山濤為人厚重,人擬為璞玉渾金。 ?剪爪:湯時大旱,湯剪爪發(fā)禱于桑林,以六事自責。 ?披襟: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 ?寸陰:夏大禹惜寸陰。 ?一刻:《坡》春宵一刻值千金。
絲對竹,劍對琴,素志對丹心。千愁對一醉,虎嘯對龍吟。子罕玉,不疑金,往古對來今。天寒鄒吹律,歲旱傅為霖。渠說子規(guī)為帝魄,儂知孔雀是家禽。屈子沉江,處處舟中爭系粽;牛郎渡渚,家家臺上競穿針。
虎嘯:《莊》虎嘯而風至。 ?龍吟:《異聞錄》房琯修學終南山,忽聞聲如戛銅。父老曰:此龍吟也。 ?子罕玉:《左》宋人獻玉于子罕,子罕不受,曰:我以不貪為寶。 ?不疑金:《漢書》直不疑為郎,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疑即以己金償之。后告歸者來歸金,前之亡金者大慚,以此稱長者。 ?鄒律:《韻略》燕有寒谷,黍稷不生。鄒衍吹律,暖氣乃至,草木皆生。 ?傅霖:《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 ?帝魄:見前十三元。 ?家禽:《佩文韻府》楊德祖年九歲,孔君平詣其家,設果有楊梅。孔指之曰:此君家果也。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系棣:《荊楚歲時記》屈原五月五日沉江,楚人哀其忠,貯米為粽以吊之,相沿至今。 ?穿針:《唐傳》七夕相傳為牛女會。唐宮中此夕作高臺,具瓜果,宮女于暗處執(zhí)針穿之,穿過者遂以為得天孫之巧云。
十 三 覃
千對百,兩對三,地北對天南。佛堂對仙洞,道院對禪庵。山潑黛。水浮藍,雪嶺對云潭。鳳飛方翙翙,虎視已耽耽。窗下書生時諷詠,筵前酒客日耽酣。白草滿郊,秋日牧征人之馬;綠桑盈畝,春時供農(nóng)婦之蠶。
翙翙:《詩》鳳凰于飛,翙翙其羽。 ?眈眈:《易》虎視眈眈。
將對欲,可對堪,德被對恩覃。權(quán)衡對尺度,雪寺對云庵。安邑棗,洞庭柑,不愧對無慚。魏征能直諫,王衍善清談。紫梨摘去從山北,丹荔傳來自海南。攘雞非君子所為,但當月一;養(yǎng)狙是山公之智,止用朝三。
安邑棗:《漢書》安邑千樹棗。 ?洞庭柑:《廣志》洞庭以南多產(chǎn)柑。 ?直諫:《唐書》魏徵事太宗能直諫。 ?清談:王衍字夷甫,嘗揮塵出清談。 ?紫梨:《洞真記》涂山有梨大如瓜,紫色,千年一花。 丹荔:見前妃子騎注。 攘雞:出孟子。 養(yǎng)狙:《莊》山公賦蕷,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山公曰:朝四而暮三何如?眾狙皆喜。
中對外,北對南,貝母對宜男。移山對浚井,諫苦對言甘。千取百,二為三,魏尚對周堪。海門翻夕浪,山市擁晴嵐。新締直投公子纻,舊交猶脫館人驂。文在淹通,已詠冰兮寒過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勝于藍。
貝母:藥名。 ?宜男:《本草》萱草一曰宜男。 ?浚井:舜事。 ?千取百:《孟子》千取百焉。 ?二為三:《莊子》一與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魏尚:漢興平人,拜云中守。 ?周堪:字少卿,嘗于石渠閣講書經(jīng)。 ?海門:《廣輿記》海門山在臺州府城東南,枕海。 ?山市:瀟湘八景內(nèi)有晴嵐一景!锻ㄖ尽吩谙嫣墩焉街。 ?投纻:《左》吳公子札見子產(chǎn),如舊相識,與以縞帶,子產(chǎn)投以纻衣。 ?脫驂:《家語》孔子之衛(wèi),遇舊館人之喪,使子貢脫驂賻之。 ?冰寒:《唐書》蓋文通學于劉焯,后通淹通經(jīng)史,遠勝于焯。嘗曰: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青勝:《北史》李謐初師孔璠,后璠就謐請業(yè)。語曰:青出于藍而勝藍,師何常,在明經(jīng)。
十 四 鹽
悲對樂,愛對嫌,玉兔對銀蟾。醉侯對詩史,眼底對眉尖。風飁飁,雨綿綿,李苦對瓜甜。畫堂施錦帳,酒市舞青簾。橫槊賦詩傳孟德,引壺酌酒尚陶潛。兩曜迭明,日東生而月西出;五行式序,水下潤而火上炎。
玉兔銀蟾:俱見前。 ?醉侯:《唐人詩》若使劉伶為酒帝,也許封我醉鄉(xiāng)侯。 ?詩史:《杜甫傳》元稹稱甫詩善陳時事,法律精嚴,號為詩史。 ?簾:酒旗也。 ?橫槊:《三國志》曹孟德破赤壁,橫槊賦詩。孟德,曹操字。槊,畫戟也。 ?引壺:《陶潛歸去來辭》引壺觴而自酌。 ?兩曜:見前。 ?潤下:《洪范》水曰潤下,火曰炎上。
如對似,減對添,繡幕對朱簾。探珠對獻玉,鷺立對魚潛。玉屑飯,水晶鹽,手劍對腰鐮。燕巢依邃閣,蛛網(wǎng)掛虛檐。奪槊至三唐敬德,欒棋第一晉王恬。南浦客歸,湛湛春波千頃凈;西樓人悄,彎彎夜月一鉤纖。
探珠:即驪龍事,見前。 ?獻玉:見子罕注。 ?玉屑飯:《古事苑》唐鄭仁本游嵩山,見一人,謂曰:月乃七寶合成者,其缺處有三萬人修之,吾數(shù)中一人也。因示以斧鑿,既而取玉屑飯與之食,曰:此可延年。 水精鹽:《佩文韻府》崔浩嘗論事,帝大悅,賜御縹醪酒、水精鹽,曰:味卿言如此鹽酒。 ?鐮:所以刈麥者。 ?奪槊:《唐書》尉遲敬德善使槊,帝令與弟齊王戲,敬德三奪其槊。 ?奕棋:《晉書》王恬,王導次子,常酒發(fā)傲客,奕棋稱第一。
逢對遇,仰對瞻,市井對閭閻。投簪對結(jié)綬,握發(fā)對掀髯。張繡幕,卷珠簾,石碏對江淹。宵征方肅肅,夜飲已厭厭。心褊小人長戚戚,禮多君子屢謙謙。美剌殊文,備三百五篇詩詠;吉兇異畫,變六十四卦爻占。
投簪:《選》聊以投吾簪。 ?結(jié)綬:見前。 ?掘發(fā):周公一沐三握發(fā)。 ?掀髯:掀髯而笑。 ?石碏:衛(wèi)人諫立州吁者。 ?江淹:字文通,夢筆生花。 ?宵征:《詩》肅肅宵征。 ?夜飲:《詩》厭厭夜飲。
十 五 咸
清對濁,苦對咸,一啟對三緘。煙蓑?qū)τ牦,月榜對風帆。鶯睍睆,燕呢喃,柳杞對松杉。情深悲素扇,淚痛濕青衫。漢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監(jiān)。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濟;豎竿以掛犢鼻,貧笑阮咸。
三緘:《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謹言人也。 ?睍睆:《詩》睍睆黃鳥。 ?呢喃:《韻略》呢喃語不了。又燕語。 ?素扇:《斑婕妤扇詩》?智锕(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終斷絕。 ?青衫:白樂天為江州司馬,作琵琶行詞云: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四姓:《漢紀》尚書以上為甲姓,九卿方伯為乙姓,散騎常侍大中大夫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 ?三監(jiān):武王使三叔監(jiān)于紂子武庚之國,三叔反助武庚為敵以叛周。 ?破的:《晉書》王愷牛名八百里駿,王濟請以錢千萬與牛對賭。濟先射,一發(fā)破的。因據(jù)胡床叱左右曰:速探牛心來。須臾而至,割使去。 ?豎竿:《世說》阮咸字仲容,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七月七日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禈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能對否,圣對賢,衛(wèi)瓘對渾瑊。雀羅對魚網(wǎng),翠巘對蒼崖。紅羅帳,白布衫,筆格對書函。蕊香蜂競采,泥軟燕爭銜。兇孽誓清聞祖逖,王家能乂有巫咸。溪叟新居,漁舍清幽臨水岸;山僧久隱,梵宮寂寞倚云巖。
衛(wèi)瓘:字伯玉,魏名士樂廣稱之曰:若披云霧見青天。 渾瑊:唐人,年十一善騎射,官至尚書同平章事。 ?巘:高山也。 ?誓清:《晉書》祖逖初北渡江,擊楫誓曰:不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此水。 ?巫咸:《書》巫咸人姓名!缎帐献V》咸山,西夏縣人,學術(shù)之士,為商大戊相。
冠對帶,帽對衫,議鯁對言讒。行舟對御馬,俗弊對民巖。鼠且碩,兔多毚,史冊對書緘。塞城聞奏角,江浦認歸帆。河水一源形瀰瀰,泰山萬仞勢巖巖。鄭為武公,賦緇衣而美德;周因巷伯,歌貝錦以傷讒。
鯁:古有骨鯁之臣,言不從眾也。 ?民巖:《書》用顧畏于民巖。 ?碩鼠:大鼠也。《詩》碩鼠碩鼠。 ?兔毚:大兔也!对姟奋S躍毚兔。 ?彌彌:《詩》河水彌彌。 ?巖巖:《詩》泰山巖巖。 ?緇衣:《詩舊說》鄭桓公,武公相繼為周司徒,善于其職,周人愛之,作緇衣以美其德。 ?貝錦:巷伯,寺人之官,名孟子。幽王時有被讒遭宮刑者,乃作貝錦之詩以傷之。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