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南北朝名著——《世說新語》
來源:細語清幽 2009-06-17 20:25:34

志人小說(記述人物的軼聞瑣事、言談舉止)集。編著者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端螘·宗室傳》說他“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著有《徐州先賢傳贊》九卷及《典敘》、志怪小說《幽明錄》等。劉義慶以前的志人(軼事)小說有晉裴啟的《語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妒勒f新語》雖被保存了下來,但近代學者根據(jù)唐寫本殘卷考證,亦經(jīng)后人刪改,與原貌已有很大出入。
《世說新語》通行本為 6卷,36篇。分德行、語言、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guī)箴等36門。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于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如《規(guī)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記載。一些晉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采自當時的傳聞。
從《世說新語》的某些分篇中,可以看出劉義慶編著此書時的傾向性。如《德行》、《政事》、《方正》、《雅量》等篇,作者對其中的人與事大抵采取肯定的態(tài)度;《任誕》、《簡傲》、《汰侈》、《尤悔》、《惑溺》等篇,則對所寫人與事多持否定態(tài)度。其他各篇,雖然從題目中看不出明顯的態(tài)度,但行文中仍有其傾向性。大體來說,劉義慶對漢末一些名士,都是歌頌或贊賞的;對魏晉的清談家則有所肯定,也有所否定。如他比較贊賞的晉代樂廣等人,尚清談而又不違背“名教”;至于象阮籍等蔑視“名教”的人,則被斥之為“狂誕”。對有些歷史人物,他雖然并不贊成,但對他們某些行動,卻又持欣賞的態(tài)度。如對西晉末年“清談誤國”的王衍,有時也贊賞他不和人計較的“雅量”;對桓玄則稱其早慧?偟膩碚f,他還是依據(jù)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標準來評價人物的。明代萬歷二十四年吳瑞徵刻本《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斷,但言簡意賅,頗能傳達人物的個性特點。如《雅量》篇寫祖約和阮孚兩人的優(yōu)劣,只通過祖約料理財物和阮孚為木屐上蠟的兩個細節(jié),顯示出一個是吝嗇的守財奴,一個只是出于對木屐的癖好。淡淡幾筆,人物性格就躍然紙上!斗掎菲獙懲跏鲂约,吃雞蛋時用筷子刺不破殼就發(fā)怒,以至用腳踩,還放口中嚼破后吐掉,寥寥數(shù)語,把他當時暴怒的狀況生動地表達出來。
在《世說新語》中,記言論的篇幅比記事的更多些。記言方面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如實地記載當時口語,不加雕飾,因此有些話不很好懂。如《政事篇》記載王導對幾個“胡人”彈著指頭說“蘭□蘭□”,就是一句“胡語”;《排調(diào)篇》又記載他當著劉□的面說“何乃□”,“□”是吳語冷的意思。此外象“阿堵”、“寧馨”等當時的俗語也屢次出現(xiàn)。它在記言方面的另一個特點,是常常能通過幾句話,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如《簡傲篇》寫桓沖問王徽之做什么官,他回答說:“時見牽馬來,似是馬曹。”又問他有幾匹馬,死了多少,他都答不上來,卻用《論語》中的話來答對,活畫出世族士大夫們狂放而不切世情的特征!队然谄份d桓溫自言自語地說:“作此寂寂,將為文(晉文帝司馬昭)景(晉景帝司馬師)所笑。”接著又說:“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這幾句話,也活畫出一個野心勃勃的權臣的心理。后一句話是內(nèi)心自白,很可能出于傳說和想象。書中還有一些反映人物心理的語言,也很生動傳神,如《忿狷》篇寫王恬對王胡之發(fā)火,王胡之握著他手臂說:“汝□復足與老兄計耶?”王恬撥開他的手說:“冷如鬼手馨,□來捉人臂”。言語間表現(xiàn)出一個很冷靜,一個在狂怒,都很形象。
《世說新語》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質(zhì)樸的散文,有時幾如口語,而意味雋永,在晉宋人文章中也頗具特色,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
《世說新語》有梁劉孝標注本。劉注的特點是收集許多其他古籍材料,與原文參證。這些材料多已亡佚,F(xiàn)存最早的刊本是宋刊本。國內(nèi)影印的日本“金澤文庫”藏宋刊本,附有日本所發(fā)現(xiàn)的唐寫本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嘉趣堂刊本等。近人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是本書最好的箋釋,有中華書局排印本。
秦至南北朝名著——《神仙傳》
志怪小說集。共10卷。東晉葛洪撰。作者自序稱,此書是為了回答其弟子滕升關于仙人有無的問題而作的。他認為,盡管秦大夫阮倉所記神仙有數(shù)百人之多,劉向《列仙傳》又記71人,但比起實際數(shù)目仍然是“千不得一”,而且“殊甚簡略”,因此寫此書以補葺向書的疏漏。書中除容成公、彭祖2人與《列仙傳》重出外,其余都是向書所沒有的。全書共記84人(《廣漢魏叢書》本為92人),充滿煉丹服藥、隱形變化、長生不老、白日升天等迷信內(nèi)容;而敘述仙人們得道前后的活動,也頗多雷同之處。但在傳達人物情態(tài)時,仍有少量生動的文字。如王遠、麻姑二條寫蔡經(jīng)見麻姑手爪似鳥,想到“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也”,就很有情趣。寫仙人種種變化,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想象力,對后世神魔小說當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神仙傳》有《廣漢魏叢書》本、毛晉刊本、《龍威秘書》本、道藏本、《說郛》本等多種版本,其中以毛晉本為最優(yōu)。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