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名著介紹——《太平廣記》
來源:細語清幽 2009-06-17 21:31:03

類書。宋代李□、扈蒙、李穆等奉太宗之命編纂。開始于太平興國二年(977),次年完成。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道經(jīng)等,引書約400種。原書每條都注明出處,但錯誤較多,已無法精確統(tǒng)計。明刻本書前所列引用書目343種,為后人所補編,不足為據(jù)。
全書按題材分 92類,又分150余細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報應(yīng)33卷,神25卷,鬼40卷,可見其取材重點所在。此書基本上是一部按類編纂的古代小說總集。許多已失傳的書,僅在本書內(nèi)存有佚文,有些六朝志怪、唐代傳奇作品,全賴此書而得以流傳。書中最值得重視的是雜傳記 9卷,《李娃傳》、《柳氏傳》、《無雙傳》、《霍小玉傳》、《鶯鶯傳》等傳奇名篇,多數(shù)僅見于本書。還有收入器玩類的《古鏡記》,收入鬼類的《李章武傳》、收入神魂類的《離魂記》,收入龍類的《柳毅傳》,收入狐類的《任氏傳》,收入昆蟲類的《南柯太守傳》等,也都是現(xiàn)存最早的本子。
《太平廣記》引書較廣,有些篇幅較小的書幾乎全部收錄,失傳的書可據(jù)以輯集,有傳本的書也可據(jù)其異文互校。書中引文比較完整,不象其他類書引文多加刪節(jié)。分類較細,也便于按題材索檢資料。因而對校輯、研究古代小說極有價值。魯迅曾指出:“我以為《太平廣記》的好處有二,一是從六朝到宋初的小說幾乎全收在內(nèi),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別買許多書。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類一類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們看到厭而又厭,對于現(xiàn)在談狐鬼的《太平廣記》的子孫,再沒有拜讀的勇氣。”(《破〈唐人說薈〉》)他輯錄《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也充分利用了此書。
《太平廣記》對于后世文學的影響很大。宋代以后,唐人小說單行本已逐漸散失,話本、雜劇、諸宮調(diào)等多從《太平廣記》一書中選取題材、轉(zhuǎn)引故事,加以敷演;說話人至以“幼習《太平廣記》”為標榜(《醉翁談錄·小說開辟》)。宋人蔡蕃曾節(jié)取書中的資料,編為《鹿革事類》、《鹿革文類》各30卷。明人馮夢龍又據(jù)本書改編為《太平廣記鈔》80卷。明清人編的《古今說!、《五朝小說》、《說郛》(陶□重編本)、《唐人說薈》等書,則往往轉(zhuǎn)引《太平廣記》而改題篇目,假托作者,研究者亦可據(jù)此書加以考訂。
《太平廣記》明代以前很少刻本流傳,原書已有缺佚舛誤。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談愷據(jù)傳鈔本加以校補,刻板重印,成為現(xiàn)存最早的版本,以后的幾種刻本多從談刻本出。另有沈與文野竹齋鈔本和陳□校宋本。通行的版本是經(jīng)過汪紹楹校點的排印本,1959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61年中華書局重印新一版。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