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 陳飛
來源:國學 2009-06-18 20:48:00

陳飛,男,1957年11月生,江蘇睢寧人。1982年畢業(yè)于徐州師范大學(原徐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獲博士學位。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5年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之教學和研究,出版《唐代試策考述》(中華書局2002)、《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大象出版社2004)、《大唐西域記新譯》(合著,三民書局1998)等專著10多部,主編《回讀百年: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大象出版社1999)和《新文學》、《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等著作與期刊近10種,發(fā)表《"發(fā)言為詩"說》(《文學評論》2005.1)、《唐代試策的形式體制-以制舉試策文為中心》(《文學遺產(chǎn)》2006.6)、《唐代"秀才科"考辨》(《文獻》2002.3)、《唐代進士科"止試策"考辨-兼及"三場試"之成立》(《歷史研究》2002.3)、《唐代"準明經(jīng)"科目及試策考略》(《國學研究》第10卷)等論文數(shù)十篇,主持和參與《唐代"以文取士"與國家文學教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唐大詔令集〉整理》(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唐代試策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中國文學史學史?專題史》("九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科研課題多項,學術(shù)成果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河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主要學術(shù)著作:
【學術(shù)專著】
《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上、下卷)主編、第一主撰。大象出版社2004年8月。
《唐代試策考述》獨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4月。
《頃筐集》獨著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年2月
《唐太宗》(修訂本)獨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
《豐富多彩的專題文學史》(上、下)《中國文學史學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
《盂子素描:王宮里的思索》獨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大唐西域記》(注譯評)陳飛、凡評著,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11月初版。
《唐宋世情故事》獨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唐詩與科舉》獨著。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文中子校譯》獨著。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唐太宗傳論》(上、下卷)獨著。臺北,云龍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
《南齊書精選導讀》陳飛、凡評著。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5年1月版。
《歷史的苦澀》獨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版。
《金圣嘆評傳》獨著。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
《黃粱夢》獨著。知書房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主編、編著著作及學術(shù)刊物】
《回讀百年: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第一卷,執(zhí)行主編、第一編著約90萬字,大象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回讀百年: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第二卷,執(zhí)行主編,約60萬字,大象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回讀百年: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第三卷,執(zhí)行主編,約70萬字,大象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回讀百年: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第四卷,執(zhí)行主編、第二編著,約80萬字,大象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回讀百年: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第五卷,執(zhí)行主編、第一編著,約90萬字,大象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中國歷代筆記小說故事叢書》主編,共10冊,約150萬字,江蘇少兒出版社1996年1月版。
《新文學》第1期主編。約38萬字,大象出版社2003年8月
《新文學》第2期主編。約35萬字,大象出版社2004年3月
《新文學》第3期主編。約35萬字,大象出版社2004年3月
《新文學》第4期主編。約38萬字,大象出版社2005年6月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1輯主編。約38萬字,學苑出版社2002年11月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2輯主編。約35萬字,學苑出版社2004年8月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3輯主編。約40萬字,學苑出版社2005年1月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主編。約35萬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名家解讀三國演義》編著。約32萬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
《中州學術(shù)論集》第1輯主編。約35萬字,中華書局2000年2月版
主要學術(shù)論文:
《“發(fā)言為詩”說》《文學評論》2005.1.
《唐代文學概念的確立與實現(xiàn)》《文學遺產(chǎn)》2005.1.
《古代文學的學科自覺》《文藝報》2004年11月25日。
《二十世紀婦女文學史著述論》《文學評論》2002.4
《唐代“秀才科”考辨》《文獻》2002.3
《唐代進士科“止試策”考辨-兼及“三場試”之成立》《歷史研究》2002.3。
《唐代“準明經(jīng)”科目及試策考略》《國學研究》第10卷,2002年。
《唐代“類明經(jīng)”試策考述》《鄭州大學學報》2002.1
《唐代“常明經(jīng)”試策考述》《文史》2001.4。
《唐代科舉制度與文學精神品質(zhì)》《文學遺產(chǎn)》1991.2。
《“狀元策”試論》《鄭州大學學報》1997.5。
《劉操南先生學術(shù)記略》《古典文學知識》1997.1。
《絕學的寂寞》《古典文學知識》1996.5。
《唐代文學的文化規(guī)定》《鄭州大學學報》1996.1。
《無計收拾破碎心:讀高適〈封丘縣〉》《古典文學知識》1995.5。
《上古官人狀況擬議:兼及大禹之成功》《東南文化》1995.4。
《雅與俗的化合》《東方藝術(shù)》1995.4。
《高貴之死與曹魏風流》《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5.4。
《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新視野》《浙江社會科學》1995.2。
《悲涼的妄想者》《偉人的困惑》,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6。
《天災(zāi)與文化》《叩問上蒼:天災(zāi)啟示錄》,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1993.6。
《略論中國的災(zāi)患文化》《杭州師大學報》1993.4。
《韓愈的“人臣”定位及其“道”論》《學人》第3輯,1992年。
《晚明文學的“實用”特性》《延安大學學報》1992.3。
《妄想與悲涼:紀念金圣嘆遇難330周年》《東南文化》1991.6。
《中國古典文學型態(tài)論綱》《中國詩學》第1輯,1991年。
《論俗文學與文學的通俗》《傳奇百家》1991.3。
《聞聲感心多悲涼:憂苦不安的金圣嘆》《古典文學知識》1990.5。
《金圣嘆“格物”要義》《明清小說研究》新第1輯,1990年。
《金圣嘆與哭廟案考辯》《明清小說研究》第6輯,1987。
《論金圣嘆的人格》《學術(shù)月刊》1985.7。
《略說金人瑞的欣賞論》《名作欣賞》1985.3。
《金圣嘆“三境論”初探》《徐州師院學報》1985.1。
《迅雷風烈笑談中:“煮酒論英雄”賞析》《文史知識》1984.3。
《金圣嘆詩歌理論述略》《杭州大學學報》1984增。
主要科研項目:
《唐代“以文取士”與國家文學教育》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唐大詔令集〉整理》主持人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
《中國古籍提要·總集卷》編委。國家古籍整理規(guī)劃重點項目。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學術(shù)史》主持人。國家圖書出版規(guī)劃重點項目。
《中國文學史學史·專題史》負責人。“九五”國家社科重點項目。
《中國文學型態(tài)學》主持人。河南省社科“九五”重點項目。
《二十二子·文中子校譯》主持人。安徽省重點出版項目。
主要獎勵與榮譽:
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秀成果獎:論文三等獎。河南省教委頒發(fā),1992年。
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青年獎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1993年。
省級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教委頒發(fā),1994年。
校級教學優(yōu)秀獎鄭州大學頒發(fā),1994年。
省級優(yōu)秀課程中國古代文學(負責人)河南省教委頒發(fā),1996年。
省“跨世紀學術(shù)帶頭人”河南省人民政府頒發(fā),1997年。
科研優(yōu)秀獎鄭州大學頒發(fā),1999年。
省社聯(lián)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河南省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2002年。
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2002年。
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2002年。
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政府,2002年。
第十四屆國家圖書獎(參獲)國家出版署,2004年。
教育廳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河南省教育廳,2003年。
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2005年。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