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1 22:26:21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學習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談論“早”
1、出示: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2、設問:這三句話都是告訴我們要怎樣?
3、揭示課題《早》,齊讀
4、讀生字、讀課文
5、教師歸納小結:為什么要用“早”做課題?課文是從那些方面緊扣“早”來寫的?
二、賞梅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那些段落寫梅?
2、有感情朗讀,課文從哪三個角度描寫了梅花?,找出對應句子。
3、作者對于臘梅是懷著怎樣感情的?
4、有感情再朗讀,先個別讀,再齊讀。
5、你能合上書本背誦出來嗎?試一試。
6、歷來有許多名人吟頌梅花,它還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被稱為“群花之魁”,想想有那些吟頌梅花的詩句?
7、背誦《墨梅》、《卜算子 詠梅》
8、從課文和剛才的詩句中你品位出梅花有那些品質?
三、品 “早”的來歷
1、內容過渡:梅花早,魯迅也早啊,他還在他的書桌上刻下了一個“早”字呢?這個“早”字有何來歷呢?
2、第幾小節(jié)寫了“早”字的來歷,有感情朗讀匯報,復述“早”字來歷的故事。
3、學生介紹魯迅生平和故事。
4、出示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
5、我們要學習魯迅的哪些品質?
6、學習魯迅勉勵自己珍惜時間的名言(3句)。
7、文中也有一段話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8、古今中外,也有許多勉勵我們珍惜時間的佳句,你知道有哪些嗎?(生交流)
四、游“三味書屋”
1、課文除了寫臘梅,寫“早”字的來歷外,還寫了什么?
2、“三味書屋”原名“三余書屋”,介紹“三余書屋”。
3、朗讀第3小節(jié),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其內部陳設的?
4、拓展遷移:學習作者按方位順序介紹三味書屋的方法來介紹我們的教室。
五、總結課文,
作者由三味書屋引出蠟梅,由臘梅的清香純凈、早,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人格品質,梅花的品格之高潔,魯迅的品德之高尚,有人說,魯迅就像梅花,一朵永不凋謝的梅花。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做梅花,做一朵永不凋謝的梅花!
教學反思:
以往上一節(jié)語文課,尤其是要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備課真的是一件很令人頭痛的事。因為認真,備的都是詳案,環(huán)環(huán)相扣,字斟句酌,力求天衣無縫;因為擔心課上不知道自己應當說些什么,連學生的回答、回答之后老師的評語都一字一句寫下——卻沒有考慮過,學生一定會這樣回答嗎?于是當“劇本”完成,表演開始,便十分吃力(還要貌似輕松)地、想方設法(還要不露痕跡)地將學生往自己事先設好的“轂”中趕去,步步為營,著著緊逼,手中的那根線越收越緊,緊到不但讓學生喘不過氣來,教師自己也呼吸困難、輾轉無策。
一連幾次的失敗,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教學,如饑似渴的學習,讓我漸漸懂得課堂上無需預設的精彩,開始追求“不可復制的高峰體驗”。
走進課堂,教師心中應當有最起碼的預設,粗淺的,大概的,有一個輪廓即可,無須精致細密,因為課堂本來就是自然生成的產物,不是你想它怎樣它就會怎樣。當一場對話即將展開,當一次思想的旅程即將開始,風景就是我們所未曾見過的,精彩也是無法期待和預料的,也許會翻山越嶺,也許會跋山涉水,也許有小橋流水,也許是大漠荒煙,有多大的力量,我們就能夠走得多遠,有多會欣賞的眼睛,我們就能夠領略到多美的風光——而這一切,我都無法預設,我只能和學生一起,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去。
在這節(jié)課之前,我做了很多工作,像講故事一樣去介紹《少年閏土》、《祝!、《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講解魯迅這個人,讓學生留下魯迅錚錚鐵骨的形象很重要。我也搜集了很多有關于魯迅和三味書屋的資料供上課時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更有助于他們了解魯迅、領悟臘梅精神。
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言還是很活躍的,在充分感知臘梅特點的基礎上,感知魯迅的“早”。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我本想解釋一下“冰清玉潔”的,可學生說已經學過,葉欣就是個冰清玉潔的白衣天使。是啊,出現(xiàn)在那個單元的詞語練習中!于是又有學生插話:魯迅不也是個冰清玉潔的人嗎?魯迅和蠟梅一樣冰清玉潔。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生成的不一定全都精彩,但生成的一定全都是真實存在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