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5:46:18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3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jié)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并掌握規(guī)律,能用字母表示規(guī)律。
2、讓學生學會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jié)合律進行簡便運算,體驗運算律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jié)合律,并會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什么叫做乘法交換律?乘法結(jié)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嗎?
2.口算。
計算三角形三個角上的三個數(shù)的積。
。5、17、20) (35、2、29) (25、37、4)
提問:上面各題口算時怎樣算比較方便?
指出:連乘時如果有兩個數(shù)相乘得的積是整十整百,要先乘,再和第三個數(shù)相乘就比較簡便。
1、你知道怎樣的相乘得整百或整十數(shù)?
引導學生熟記常用數(shù)據(jù):25×4=100 25×8=200 125×8=1000
口訣中相乘的積個位上是0的。
2、簡便計算
28×15×4 45×13×2 9×4×25 125×18×8
二、運算運算律,簡便計算。
出示:35×18 25×16
。1)指名板演,列豎式計算,集體練習。
。2)討論:怎樣運算比較簡便,可以不必列豎式計算,直接口算得到。
(3)討論25×16,想25和誰相乘可以得到整十或整百?25需要和相乘,怎樣找到4,(將16分成4乘4)
25×16
=25×4×4 運用乘法結(jié)合律可以得到。
=100×4
=400
。4)35×18怎樣做比較簡便呢?學生仿照上述的樣子試做。
三、出示想想做做第8題,誰能將他們做的又對又快?學生集體練習,說說上下兩題的聯(lián)系。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四、鞏固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5×12 35×16 25×32×125 25×16
指名扳演,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P63、7。
先獨立填表,再觀察和比較,說說積是怎樣變化的。
四、作業(yè)
想想做做第9、10題
課前思考:
1、通過讓學生算一算,在比較每組中兩道題的計算過程,交流各自的體會,進一步體會使計算簡便的關鍵。
2、35*18 25*16讓學生探究應用乘法運算定律得到不同的簡便的方法,從中找到最簡便的方法,教導學生看見25通常的情況是想到25,看見125通常想到8。
3、第7題滲透了積的變化規(guī)律?梢宰寣W生先獨立填表在觀察和比較,說說積是怎樣變化的。
課后反思:
針對上節(jié)課出現(xiàn)的問題,在復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重點訓練了25×4=100 、25×8=200、125×8=1000,35×2等這樣常見的也是常用的簡便計算的算式。在學習新課:35×18 16 時,學生心中有了簡便計算的關鍵的一步:35×2、25×4,就自然而然地從已知的數(shù)中去尋找,很快地就有了答案。
在訓練過程中,有許多新的情況出現(xiàn),部分學生有些措手不及,看來這方面的練習還得多做,所謂熟能生巧還是需要,讓學生在大量不同類型的題目中感悟方法的巧妙和解題的技巧。
教后反思:
和周老師一樣我本堂課先復習了25×4=100、125×8=1000這樣常見的也是常用的簡便計算的算式。本堂課主要是學習像35×18這樣的只有兩個乘數(shù)的簡便計算,我是先讓學生自己去找方法,看誰算得快,又算得正確。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引了出來,最后的效果也不錯。從作業(yè)中可以看出學生的錯誤率還是很高,還需多加練習。
教后反思:
簡便運算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每個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同樣教學中都是先滲透25×4=100、125×8=1000也就是看見25最先想到4,而看見125最先想到8,而再練習中看見25還會見到分成5*5的現(xiàn)象的 。但是大多數(shù)的同學簡便運算還是比較興趣的,畢竟可以使計算變的簡便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