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1)

2009-07-24 20:41:07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數(shù)學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30頁例11及相應的“練一練”和練習七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

  2.會應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握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3.會正確應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shù)的變換,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板書:米    分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板書: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我們認識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板書: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問:你能猜出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引出課題: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自主探索  驗證猜測

  1、教學例11。

  (1)  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和一個棱長10厘米的正方體。

  (2)  提問:這兩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否相等?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根據(jù)兩個正方體棱長的關系作出判斷,即:1分米=10厘米,兩個正方體的棱長相等,體積就相等。)

 。3)  用給出的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

  學生分別算一算,然后在班內(nèi)交流:

  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板書:1立方分米)

  棱長是10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000立方厘米。(板書:1000立方厘米)

 。4)  根據(jù)它們的體積相等,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書:=)

 。5)  誰來說一說,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問:用同樣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嗎?

  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板書: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內(nèi)交流。如果有學生直接說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得這個結論的?

  引導學生把棱長1米的正方體和棱長10分米的正方體進行比較,并通過計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結:從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來看,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三、鞏固深化

  1、 出示書第30頁的“練一練”。

  學生先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把高級單位的數(shù)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shù)要乘進率1000,所以要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三位;把體積低級單位的數(shù)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shù),要除以進率1000,所以要把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三位。

  2、 出示練習七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表格。

  班內(nèi)交流:說說長度、面積和體積單位有什么聯(lián)系?

  而它們的進率是不同的,你能說說它們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分別說多少呢?

  3、 出示練習七的第2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指出:面積單位換算與體積單位換算的區(qū)別,它們相鄰單位間的進率不同。

  4、 出示練習七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結合前兩題說說怎樣把高級單位的數(shù)量換算成低級單位的數(shù)量,再結合后兩題說說怎樣把低級單位的數(shù)量換算成高級單位的數(shù)量。

  5、 出示練習七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前思考1:

  將三種類型的計量單位進行整理歸類,便于學生發(fā)現(xiàn)相互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形成知識鏈。

  建議:

  1、是否將練習七第一題與練一練的教學順序交換一下?因為課始復習就是由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導入的,在新授結束后讓學生完成表格,對三種類型的計量單位自己進行整理歸類。

  2、在復習體積單位的同時,是否將容積單位間的進率,容積與體積單位間的進率也一起復習整理?將這個整理環(huán)節(jié)放在書上練習七的第3題之后。

  3、由于學生之前已學過很多計量單位間的單位換算,所以在學生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后,是否再增加一些與實際問題有關的練習?

  補充:

  1)書上練習七第6題。

  2)一個長方體磚的長是20厘米,寬是15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如果用100塊這樣的磚砌成一道磚墻,這道磚墻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3)有一根長10米,寬8米,高2米的木料,如果要截成體積是2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木塊,一共可以截成多少塊?

  課前思考2:

  在教學進率的過程中,作出兩個正方體體積相等的判斷是關鍵。因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首先表達的是兩個棱長相等的正方體的體積相等,然后才本質(zhì)地表達出相鄰兩個體積單位的進率。后者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所在。

  練習七第1題的填表能引起學生對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概念的回憶,從而體驗米、平方米、立方米是不同的概念,也是有對應關系的單位。有了這些體驗,在測量或計量長度、面積、體積時,就能正確應用單位名稱。通過填表能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如米、分米、厘米這三個長度單位,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10;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這三個面積單位,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100(10×10);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這三個體積單位,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10×10×10)。理解這些規(guī)律,有助于記憶進率。

  練習七第2題把面積單位的換算與體積單位的換算對比著進行,目的是體會它們在換算時的相同與不同。無論哪類計量單位,只要是較大單位的數(shù)量換算成較小單位,都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只要是較小單位的數(shù)量換算成較大單位,都把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這是規(guī)律,是共性。而小數(shù)點移動的位數(shù)是由進率決定的,進率分別是10、100、1000,小數(shù)點分別移動一位、兩位、三位。獲得這些體會的價值,已經(jīng)遠遠超出知識與技能的范疇,更是數(shù)學思考、解決問題方面的發(fā)展。

  課后反思1: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先復習相鄰長度與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而出示體積單位間的進率,由于沒有學過,學生根據(jù)猜想和推測或自學等,回答出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100、1000、10000等。到底誰對誰錯,學生產(chǎn)生爭論,答案不能統(tǒng)一。此時,他們迫切想知道到底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本節(jié)課我嘗試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xiàn)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教學價值觀,

  “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

  在強調(diào)“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同時,也滲透“知識間是緊密聯(lián)系的”這個觀念,使學生能夠?qū)σ延械闹R進行靈活的運用和遷移,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并經(jīng)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

  課后反思2:

  課始我組織學生回憶了前面學習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進率,然后對體積單位的進率進行猜想,接著通過計算兩個正方體的體積得出立方分米與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隨后學生馬上用同樣的方法推算出立方米與立方分米的進率。

  運用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體積單位間的換算是本課的重、難點,所以今天的課上,我將較多的時間花在相應的換算練習上,還補充了單名數(shù)與復名數(shù)之間的換算。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中,我特別向?qū)W生強調(diào)了解題時的書寫格式,如第一步算出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第二步再換算成立方分米。練習中如果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換算,那么很多學生就會思維混亂,將這些單位間的進率混淆起來,所以下節(jié)課中要增加這方面的練習,并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課后反思3:

  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學生由原有的猜測,到這節(jié)課的學習驗證,證實了原來的猜想。由于學習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以及重量等單位之間的換算,學生已基本掌握單位換算的要點:1、比較單位換算的單位高低,確定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2、認清換算單位間的進率。應該說本課的學習任務是比較輕松的,但在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還是有部分學生對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還是混淆;還發(fā)現(xiàn)容積單位(升、毫升)與體積單位間的換算不熟練。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