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評語成為狀告紙
來源:網絡 2009-09-02 13:48:58

評語是客觀總結一位學生一學期或一學年各方面成長歷程及不足的匯報單,它為進一步拉近老師與家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距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橋梁作用。
也許有人會認為評語有必要這么小題大做嗎,不是還有家長學校作依托?是的,雖說在農村小學也建立了家長學校作為家校交流的紐帶,但由于農村經濟相對落后以及高額教育資金等眾多問題,不得不迫使眾多家長外出打工,因而家長學校也只能是名存實亡,無法起到應有的溝通作用,于是評語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老師唯一向家長數落學生不是的狀告書,于是有的學生必然也就成了這一紙狀告書的受害者。
上學期,我們班就有一位父母均在外務工的留守學生,秉性調皮的他離開父母的管制以后,更如脫韁的野馬,日漸松懈了對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成績急劇下降。為此他也幾乎成了辦公室的“常駐大使”,找他談心,做他的工作,給他補課,即便這樣他仍是我行我素,一無改觀,將實情告知爺爺奶奶也無濟于事。為了不讓孫子受罪,“隔代親”使得他們只是一笑了之。在他們的庇護下,孩子的任性急劇高漲,成績也由此一落千丈。
為了對身在他鄉(xiāng)的孩子父母“負責”,我便把期末評語作為了一個強有力的交流工具,利用這個機會我盡情地發(fā)泄了自己心中的憤怒與不快,然而孩子卻因此受了殃、遭了災。當孩子的父母帶著滿心的喜悅迎接兒子的期末成績時,當滿載著一年的收入興奮而歸看到評語時,他們消沉了,所有的一切希望與期待都在頃刻間變成了懊喪和憤怒,他們不顧旅途勞累和身心疲憊將兒子進行了一頓毒打。
為了孩子的將來,母親放棄了外出,每天準時接送,偶爾也會巡邏于教室左右窺視孩子的課堂表現(xiàn),孩子幾乎成了母親看守的“囚犯”。
曾有幾次,孩子寫作業(yè)時,我發(fā)現(xiàn)他的手面上有幾處燙傷,心以為一定是玩鞭炮時不小心造成的,也就沒問。后來我發(fā)現(xiàn)孩子手背上的“小點點”開始星羅密布,越聚越多了,我便好奇地問了孩子,哪知孩子被我一問反而失聲痛哭起來,在我的再三追問下,孩子才告訴我是母親用檀香燙的,為的是懲戒他的調皮和錯誤。聽了孩子的一席話,我有點毛骨悚然,又不禁后悔起來,如果不是我的“隨心所欲”,也許孩子不會遭此大難;如果我能客觀公正地書寫評語,也許孩子的父母就會心平氣和;如果……
為了拯救孩子,也為了挽救自己的靈魂,我找了他的母親,并進行了一次兩個母親之間的促膝長談。從交流中知道這位母親也很譴責自己的行為,因為沒有耐心才導致孩子每次面對她時總是誠惶誠恐。她非常后悔,但又覺著自己的兒子很不爭氣。心有千千結,情有萬萬座,通過交流我們達成了一致協(xié)議:一定要以孩子樂于接受的方式來啟動教育。
回顧這些年來我們的農村教育,確實存在許多不足。平時我們與家長之間交流太少,即便交流也只是在學生犯了錯誤或成績下滑時才會邀之一二。很多時候,這種空間總彌漫著法庭那種緊張而不和諧的氛圍,而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大多成了被批判的對象,家長們也總是礙于情面而來,久而久之,有些家長干脆就以放棄或虐待孩子的方式解決自己在學校、在老師那里受到的怨氣。
尤其學校拆并以后這種矛盾尤為突出,很多路途遙遠的學生住宿在校,面對更多學生缺少父母督促,老師與家長之間少之甚少又忽與交流的情況下,除了我們要給予無人問津的學生以家庭溫暖、耐心教導以外,更要把握好對他們評語的尺度。要像觀察物體那樣從各個角度去欣賞、品析、斟酌、評價,要盡量放大自己的視覺范圍去審視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決不用單一的、片面的眼光去主觀地評價任何一位學生。對于那些優(yōu)等生也不能只看優(yōu)點而忽視缺點的存在,評語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客觀實際。這樣的評語才能真正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和家長的關系以及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才能使它成為家長有針對性地指導孩子學習和生活的指路明燈。當然,教師的評語也不能簡單重復或詩意浪漫,要符合農村家長和孩子的品位,要讓它有限的文字發(fā)揮無限的作用,讓它成為教師傳遞信息、家長心領神會的載體。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