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5 08:58:20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的認識,教學用學過的方位詞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一段,第45~47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教學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的認識;
第二段,第47~49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教學用學過的方位詞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第三段,第50~51頁的實踐與綜合應用“測定方向”。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要弄清“圖形與位置”這部分內容的教材編寫思路。
“圖形與位置”這部分內容的安排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線索是從認識“上下、前后、左右”開始,到認識“東、南、西、北”,到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到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為學生到中學后學習用“極坐標”確定位置奠定基礎;另一條線索是從用諸如“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確定位置,到用“數對”確定位置,為學生到中學后進一步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奠定基礎。教師要在理解整體編排思路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每一部分內容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每一部分內容的教材特點和教學要求,從而順暢、有效地組織教學。
2.認識方向的重點是“辨認”。
首先,要把在現實生活場景中辨認方向和在平面圖上辨認方向結合起來,以在平面圖上辨認方向為主。其次,教材所講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概念與日常生活中相應概念的含義不是完全一致的。如“東南”方向,嚴格地講是指介于東和南之間,南偏東45°的方向;而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把介于東和南之間的這一片粗略地稱為“東南”方向。教學時,可采用“大約在什么方向”此類的表述引導學生逐步把日常生活概念上升為數學概念。第三,用方位詞描述的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這一點要讓學生有所體會。如第45頁例題的場景中,體育場在學校的東南面,而同時體育場又是在電影院的東面、在少年宮的南面。
3.用方位詞描述簡單行走路線,重點在描述。
要教給學生描述行走路線的基本句式。即從某地出發(fā),向某個方向走到某地,再向某個方向走到某地等。結合具體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適當說說按原路返回時的行走路線,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如第48頁第2題,學生說出小兔到小狗家的行走路線后,可以再讓學生說出小兔從小狗家回去的行走路線。也可以結合具體問題,讓學生說說到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走法,以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和思維含量。
4.“測定方向”的重點是體會物體間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指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場景圖時,要注意教材提供的場景圖與通常平面圖的不同之處。通常的平面圖都是把正上方確定為正北方向,而第50頁場景圖的正北方向是左上方。教學時,可以先幫助學生明確東、西、南、北面的物體,讓學生初步掌握場景圖中物體間相互的位置關系后,再說說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面各有哪些物體。開展實際觀測活動時,要組織學生在學校里的不同地點觀測校園里物體所在的方向,并進行相應的記錄;還要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觀測的地點不同,對同一物體所在方向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