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大禹治水并非傳說

2009-09-11 19:13:15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一件記述大禹治水故事約2900年前鑄有98字長篇銘文的西周(suí)公盨,近日入藏保利藝術博物館并對外展出。其上銘文記述了“大禹治水”與“為政以德”等內(nèi)容,文辭體例前所未見,被學者們稱譽為“金文之最(*)”。它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關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獻記錄,將極大推動中國古史研究,堪稱近年來重大文物考古新發(fā)現(xiàn)。

  這件公盨,是2002年春保利藝術博物館專家在海外文物市場上偶然發(fā)現(xiàn)的。當時蓋已失,只存器身,且大半為土銹所掩,顯露出的部分銘文文辭古奧,難以釋讀,甚至給人以無頭無尾之感。其內(nèi)在價值不為人知,正輾轉各處,待價而售。

  雖然不識其“廬山真面目”,但對于上近百字的青銅銘文,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預感到這其中可能蘊藏著“大文章”。在征得貨主同意、未付款的情況下,保利藝術博物館將帶回北京邀請專家予以審鑒。經(jīng)過清理保護,著名青銅器學者和古文字學家李學勤、馬承源、陳佩芬、裘錫圭、朱鳳瀚、李零等先后對其進行了仔細而周祥的鑒定和研究。

  專家們認為,這件是西周中期國的某一代國君公所作的青銅禮器。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兼首席科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李學勤教授認為,這個國即“遂國”,是中國古史傳說中作為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國家。據(jù)史書記載,遂國世代恪守舜的明德,也因其德行美好,周武王將其長女太姬下嫁給遂國的胡公滿,并封之于陳,建立了陳國。

  上所鑄98字長篇銘文,字體優(yōu)美,行款疏朗:字數(shù)不算很多,但字字珠璣,幾無廢言。銘文開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隨(墮)山,浚川……”,記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劃定九州,還根據(jù)各地土地條件的不同規(guī)定各自的貢賦。在洪水消退后,那些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崗之上的民眾下山,重新定居平原之上。由于有功于民眾,大禹得以成為民眾之王、民眾之“父母”。

  隨后,銘文又以大段文字闡述德與德政,并教誨民眾以德行事。

  古人云:長銘銅器一件,足抵《尚書》一篇。說的是發(fā)現(xiàn)一篇長篇青銅銘文,就如同發(fā)現(xiàn)一篇相當于《尚書》這樣重要的古代文獻。這件器物的銘文不僅字數(shù)長,而且與以往所發(fā)現(xiàn)的紀名、紀事類的青銅銘文截然不同,堪稱一篇政論性質的散文,其體例、格式前所未見,別具一格,內(nèi)容更是極為重要。

  公盨銘文中所記述的禹,是中華民族家喻戶曉、千古傳唱的歷史人物,被尊為夏、商、周三代圣王之首。他還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沒有大禹,便沒有夏,更沒有“華夏”。但就是這樣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功名顯赫、至為關鍵的人物,是否真有其人,夏王朝是否確實存在,長期以來一直是廣受爭議的課題。20世紀上半葉著名的“古史辨”運動,就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并不承認大禹及夏代的存在。個別外國學者甚至還進而懷疑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公盨銘的發(fā)現(xiàn),將有關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于大禹的可靠的文字記錄,充分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們就在廣泛傳頌著大禹的功績。夏為“三代”之首的觀念,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jīng)深入人心。

  德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德治的思想貫穿了整個封建中國。公盨銘中前后6處出現(xiàn)“德”,而且內(nèi)涵頗為寬泛:要求民眾既要注重自身的修身養(yǎng)性,做人要“齊明中正”,還要孝順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諧,注重對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顧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統(tǒng)治才能長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這不僅是“周人尚德”的實證,還表明2900年前中國關于“德”的思想已相當豐富、系統(tǒng),“德治”觀念已經(jīng)形成,而且讓人們了解到中國德治思想的淵源——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的主張,其實只是對周人思想的總結與概括。通過專家解讀,我們還了解到,2900年前我們祖先所講述的“德”的最核心內(nèi)容,就是“有德于民”,即為百姓做實事。

  此外,公盨銘的文辭與體例與現(xiàn)存的《尚書》等古代文獻十分接近。它的發(fā)現(xiàn),對探討中國古書的淵源也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