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21:39:51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shù)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shù)之間的大小關系。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yǎng)數(shù)感。
3.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小棒、卡片、金魚圖等。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0頁。
教學設計
舊知回顧,揭示課題
1.數(shù)的組成(個別回答)。
a.3個十和6個一是( 。。
b.7個十是( )。
c.8個一和7個十組成( 。
[此環(huán)節(jié)運用了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既是對舊知的回顧,又是為新知的鋪墊,從而順暢的揭示出課題。]
2.比較數(shù)的大小。
39○36 69○96 50○50+7
說出比較的方法。今天繼續(xù)來學習“比多少”(板書課題)。
游戲導入,引出新知
下面我們做個“猜猜看”的游戲,好嗎?在老師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約有幾根?(出示小棒。)
[采用“猜猜看”的游戲引入,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于教學的開展。]
生1:我猜大約有70根。
生2:我猜大約有36根。
生3:我猜大約有100根。
生4:我猜大約有40根。
生5:我猜大約有21根。
……
師:大家的答案有這么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誰猜的較準確呢?下面就這樣,我們先數(shù)出一部分(先數(shù)出10根),讓學生了解到10根有這么多,再觀察其余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計。
師:10根是這么多,請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師手中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
[在學生初次估測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分析順理成章的告訴學生估計的技巧。這樣在學習活動中既指導了學生的學法,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等多種能力,建立較強的數(shù)感。]
師:這次小朋友猜的比較集中,大約在30~50根之間,到底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小棒有48根。)
師:為什么第一次猜時,有的人猜得數(shù)量與48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40根呢?(學生互相討論討論,發(fā)表意見。)
生:第一次我們是亂猜的,第二次我們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后再猜的。
師:對,我們在第一次猜時,沒有什么作參考,憑感覺胡亂猜的;而在第二次猜數(shù)時,我們以10根的多少作參考,結果猜得數(shù)與準確答案比較接近。
小結:所以今后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師:你還有別的方法來幫我們進行估計嗎?(學生有合理的方法,給予肯定。如,以5根為例;以20根為例……)
[在學法指導的同時,還尊重學生的選擇,對于學生的不同角度的合理解釋給予肯定,允許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多種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小棒,是15根。隨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較,讓學生說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10根與48根比較,怎樣呢?
生:10根比48根少。
師:對,說的很好。那10根與15根呢?
生:10根比15根也少。
師:對,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也少。這少的程度一樣嗎?誰能說的再清楚些。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得少。
師: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這一詞非常好,“少得少”習慣上我們說“少一些”,誰再說一說。
[在學生用語言描述的時候,有不恰當?shù)挠迷~應適時的糾正,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中學科交融的精神。]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一些。
師:誰能反過來講一講,該怎么說呢?
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15根比10根多一些。
師:同位互相說一說。
師:上節(jié)課我們是用符號來表示兩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的,即10<48,10<15,48>10,15>10,今天我們用語言來描述,同樣也能表示出兩個數(shù)之間的大小關系。
2.接下來我們去水族館參觀一下好嗎?
出示金魚圖,讓學生先估一估每種金魚的條數(shù)(黑金魚10條,花金魚15條,紅金魚60條),用一句話描述出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
生:紅金魚比黑金魚多得多;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設置情景,在情景中讓學生靈活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
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接下來我們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頁“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分小組,每個說一句話完成第(1)題;第(2)、(3)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訂正。
2.師: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話來表示出兩個數(shù)量間的大小關系。想一想,在我們身邊你能用語言描述出某兩個數(shù)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生:我們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師的2人多得多。
生:我們班的男生人數(shù)比女生多一些。
生:我的紅鉛筆有2枝比黃鉛筆5枝少一些。
……
[在知識反饋的過程中,給學生以充分發(fā)揮、充分交流的空間,在生生之間的合作中,使學生的多種能力都得到培養(yǎng)與提高,同時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小結
1.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本領,在今后比多少時,我們不僅可以用“>”“<”或“=”這些符號來表示,還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兩個數(shù)之間的大小。
2.課外可以把所學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此環(huán)節(jié)重在貼近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在學生描述身邊的事物間的關系時既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釋放,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學設計說明
“比多少”是在學生會用關系符號“>”“<”或“=”來表示兩個數(shù)大小的基礎上的深入學習,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豐富的情景,讓學生在感知100以內數(shù)的多少的同時,還會用語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兩數(shù)之間的大小關系,此外,還滲透了對學生正確估計方法的指導。在學生的參與下,體會到生活中充滿數(shù)學及生活的多姿多彩。
首先、以“猜”開始。
新課伊始,采用“猜猜看”的游戲活動切題,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輕松自然的進入課堂,便于教學的展開。
第二、多種情景,活用知識。
課中的“猜小棒”“參觀水族館”“到花店走一走”等豐富的情景,都為學生靈活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提供了良好空間,使學生無拘無束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可以用關系符號或語言來描述兩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以至于拓展到兩種事物間的大小關系也可以用語言來描述)處理生活中數(shù)學問題。
第三、學科交融,關注情感。
本節(jié)課目的是讓學生會用語言來描述兩個數(shù)間的大小關系,由于是一年級的學生,文學功底并不豐厚,有用詞不當之處,老師應較委婉的給以糾正,關注學生情感的渲染,在學科交融間,淡化數(shù)學課的枯燥性、抽象性,給數(shù)學課增添文學色彩,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第四、尊重學生,提高能力。
課堂始終處在學生的立場上,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中,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方法。此外,還給學生提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間,在共同學習中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多種能力都得到培養(yǎng)與提高。
專家評析
“比多少”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觀念。首先是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運用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回顧舊知,引入新知。在“猜猜看”的游戲中,一步一步將學生引向學習內容,教學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
第二、賦予數(shù)學知識的鮮活性。教學中用數(shù)學符號“>”“<”或“=”來表示兩數(shù)的大小,而且提供豐富的情景,如“猜小棒”“參觀水族館”“到花店走一走”等,描述性的語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表達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大小關系,原本呆板的數(shù)字和符號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鮮活起來,學生輕松自如的參與到教學中,學生主動的學數(shù)學。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較強的數(shù)感。
第三、情在學之中,學更有情。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tài)度是新課標中的教學目標之一。本課老師尊重學生,給予語言的鼓勵,學生用詞不當時委婉糾正,師生情感的交流充滿教學之中。讓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合理的選擇,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學習空間,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油然而生,自然而然的就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提出數(shù)學問題,進而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新穎,活動豐富,學科交融,給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空間,這樣的課上得生動活潑,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