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15:11:49
教具準備:例3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下表:
這是“冰雪天地”游樂場接待人數(shù)的統(tǒng)計表
提問:根據(jù)表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
3天一共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一周預計接待多少人?
學生列式解答。并說說計算順序。
導入新課:
師:星期天,爸爸媽媽帶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
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 學生分組討論,在組內(nèi)交流獲取的信息,小組匯報。
師:誰能用語言完整地敘述問題?
師引導,學生回答,教師課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張24元,兒童票半價。購門票需要花多少錢?
提問:成人票每張多少元?半價是什么意思?兒童票每張多少元?要買幾張成人票?幾張兒童票?要解決什么問題?
提問:要求購門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錢,必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 列式解答。
生1:24+24+24÷2
生2:24×2+24÷2
師板書,提問: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讓學生獨立解答。
。3) 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復習題的算式與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提問: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什么?
生回答,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2.提問: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小組討論并交流。
學生可能提出:買1張成人票,3張兒童票,一共要付多少錢?
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
學生獨立列綜合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順序。
3.比較:這些算式與例題算式有什么異同?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并小結,深化運算順序。
4.反饋練習:第7頁“做一做”第1題。
三、練習
1.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203-134÷228+120×8
97-12×6+4326×4-125÷5
2.同學們植樹,四年級140人,每人植樹2棵;五年級120人,每人植樹3棵。這兩個年級一共植樹多少棵?
3.果園里有蘋果樹48棵,桃樹的棵數(shù)是蘋果樹的2倍,梨樹的棵數(shù)比蘋果樹和桃樹的總數(shù)多12棵。果園里有梨樹多少棵?
4.三、四年級學生進行體操比賽,其中三年級有240人,四年級有300人。每12人站成一排,四年級比三年級多站幾排?
四、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一第6、7題。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頁例3及“做一做”,練習一中的第5題~7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從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完整地敘述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