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0 11:16:51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案例:
師:學了這篇課文,下面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眼前出現了什么情景?
。ɡ蠋煵シ耪n文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
師:聽完錄音后,你們好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池塘里睡覺,它睡得可香了。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江河里奔跑,它們有的還在進行比賽呢?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海洋里跳舞,它們跳的可開心了。
......
師:大家說得可真好,你在下雨的時候看見雨點還分別落在哪呢?它又在進行怎樣的活動呢?
生:雨點落在房頂上,在房頂上跳舞。
生:雨點落在在荷葉上,在荷葉上休息。
生: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唱歌。
生:雨點落在竹葉上,沙沙沙地在歡笑。
......
師:同學們可真棒,能說出這么多不同的情況,說得真好,如果老師讓你將今天所學的內容回去告訴你的爸爸、媽媽,你會嗎?
生(興高采烈地)會。
師:你準備采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會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生:我會背給爸爸、媽媽聽。
師:真不錯,剛學完課文有的同學就會背了。那么誰還會用其他的方法介紹呢?
生:我會邊說邊做動作給爸爸、媽媽看。
生:我會把畫點落下來的不同情形畫出來給爸爸、媽媽看。
......
師:真不錯,老師知道同學們的本事可大了,大家回去后就用你們所說的方法去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生:(興奮地)好。
反思: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語文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過程。上述片段,根據課文特點,首先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充當了課堂的開發(fā)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在課堂上盡情的發(fā)言,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師做好了適當的點撥、引導,使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的演練場。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增加了練說的難度和力度,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所見到雨點進行練說。學生大膽想象,暢談自己的想法,訓練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倡導學生張揚個性,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想象,同時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最后教師又有目的地讓學生運用所學自己回去在家長面前露一手,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學生在生活中鞏固所學,融匯貫通自己所學,進行了知識的整合,他們分別采用說、畫、演等不同方法在家長面前露一手。將課中所學內容淋漓盡致的呈現在家長面前。高漲的學習熱情,突出的能力表現是教師所料不及的。這樣的課堂教學重視了學生的參與,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激活了他們創(chuàng)新意識,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同時聯系生活,使語文教學生活化,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
總之,上述案例忠實地實踐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在課內‘動’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練’起來。在走進新課改的今天,這也正是我們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應提倡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