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0 21:38:2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空氣 閱讀 答案
。ㄒ唬⿲W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指出課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個窮國的君主,善于社射箭)射日的傳說做開頭,后羿射日的傳說是真實可信的嗎?
。ú豢尚,這是神話傳說。)
3.既然不可信,課文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開頭呢?看看不用它做開頭,一上來就說“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可以不可以?
。ǹ梢裕
既然可以,課文用后羿射日的傳說做開頭,你覺得有什么作用?
4.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傳說和“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之間用“其實”過渡,“其實”是什么意思?不用這個詞可以嗎?
5.接著課文寫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用什么寫法說明太陽很遠呢?(用數(shù)字)
。ㄓ脭(shù)字說明問題,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ǘ⿲W習第2.3自然段。
1.指名讀第2.3自然段。
提問:看看這兩個自然段用什么寫法說明太陽很大、很熱的?寫太陽很大時,把太陽和什么作比較?寫太陽很遠時,為什么用鋼鐵作比較?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這一段是寫太陽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的,從哪些事實說明這種密切的關系呢?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歸納了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來。
這一小段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
第二句用了哪個詞?(如果……就……)
2.你能用”如果……就……”造句嗎?
3.課堂造句練習:教師提出假設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的結果。
如果明天下雪,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梁,
。ㄋ模⿲W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根據(jù)前面概括,這一段告訴我們: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云、雨和雪,為什么?根據(jù)下面的問題,畫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無數(shù)小水滴)
水蒸氣是哪里來的?(從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怎么變成水蒸氣?(吸收了太陽的熱變成的)
。⿲W習第六自然段。
1.6自然段。提問:這一小段是寫有了太陽才產(chǎn)生了風,誰能用一句話歸納:風是什么?(風是流動的空氣)空氣為什么會流動?(空氣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熱的緣故)空氣為什么會有冷,有的熱?(有些地區(qū)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空氣就熱,有些地區(qū)吸收太陽熱量少,空氣就冷)
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受熱脹變輕就會上升、移動,隨著冷空氣就會補充,這就形成了流動,也就是形成了風。
。ㄆ撸┳x第7、8自然段,簡要地說說太陽有殺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實例(師生共舉例)
。ò耍┩ㄗx課文,結合板書總結。
學習了《太陽》這篇課文,我們獲得了有關太陽的特征的知識,明確了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正因為太陽很大,很熱,距離我們又很遠,才能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也才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教學目標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每個自然段,從而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詞。初步體會數(shù)字說明和比較說明的作用和方法。學會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了解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