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37:16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猜一猜》是一篇韻文,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都比較喜歡朗讀?稍谧寣W生試背誦這篇韻文時,有個別學生總易把“彎腰”和“點頭”搞混淆,變成“禾苗見它點頭,花兒見它彎腰”。這不由得使我檢查起自己的教學思路來:首先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特別注意強調(diào)讀得準確,并在讀中初步理解“讓路、招手、彎腰、點頭”的意思,再借助圖邊讀邊想象云散開了、小樹搖擺、禾苗彎腰、花兒擺動的樣子,從中體會到只有風才能使他們這樣,進而猜出謎底是“風”。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jié)奏,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這樣的教學思路應該符合兒童的認知心理和教學規(guī)律,因為大部分學生都能正確地背誦下來?蛇@個學生的易背錯,說明他還沒有真正弄清楚彎腰和點頭的含義,也說明我在教學中忽視了對詞語的深層次的理解。
于是,我先讓學生做動作理解彎腰和點頭的意思,然后在黑板上畫了一朵花和一棵禾苗,讓學生比較一下:禾苗和花誰更適合用彎腰,誰更適合用點頭,為什么?這一問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議論開了,有的說:“肯定是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因為課文中就是這么寫的。”有的說:“光按書上的來說,誰都會說,得說說由。”有的說:“禾苗的身體是長長的,它最明顯的地方就是腰長,所以風吹來時,它就彎腰。”有的說:“花兒的頭跟其他部分比是最重的,所以當風吹來時,花兒的頭就動起來,好象在點頭。”通過同學的互相啟發(fā),那位易背錯的同學在邊做動作邊背誦課文時,再也沒背錯。在教學中加入一個這樣的小插曲,表面上我是在幫助這個學生弄清楚彎腰、點頭在文中的意思,其實是讓那些對詞語仍一知半解的或囫圇吞棗的部分學生真正弄明白這些詞語的意思,實際上也喚醒了其他學生對品味詞語意思的認識。
通過這件事,使我想到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的學生不知有多少在背誦課文時是一知半解,不知有多少在背誦時是囫圇吞棗,而又不知有多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懂課文的背誦。這可能也是我們教師所容易忽視的:課文,應該在理解中背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