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歷史故事 > 正文

屯田的歷史故事

來源:網(wǎng)絡 2010-03-04 10:50:28

智能內(nèi)容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組織勞動者在官地上進行開墾耕作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組織形式。有軍屯與民屯之分,以軍屯為主。漢武帝劉徹元狩四年(前119)擊敗匈奴后 ,在國土西陲進行大規(guī)模屯田,以給養(yǎng)邊防軍,這就是邊防屯田。自此經(jīng)魏晉南北朝、隋唐以至兩宋,各代都推行過邊防屯田。當統(tǒng)一國家分裂為幾個封建政權(quán)時,出于軍事需要,都很注意屯田。這些屯田雖多設置在中原地區(qū),但因列國分立,仍然屬于邊防屯田。金、元以來,屯田的地域分布發(fā)生了變化。金政府于駐軍所在地分撥田土,兵士屯種自給,屯田由是遍及內(nèi)地和邊陲。元朝幅員遼闊,各衛(wèi)、行省,皆立屯田。明代繼承元代的軍戶制度,軍戶子孫世代為兵,作戰(zhàn)而外,平時屯種。明代為充實邊防力量,鼓勵商人運糧至邊地倉庫交納,由官給與鹽引;而鹽商憚于長途轉(zhuǎn)運糧食,乃在官府撥給的邊區(qū)荒地上招募游民屯墾,以所獲糧食,換取鹽引,稱為商屯,它在整個屯田事業(yè)中所占比重很小。屯田有時又被稱為營田,原意是屯田以兵,營田以民。實際上,歷代不少營田也常使用士兵,即使是民屯,也多采用軍事編制,所生產(chǎn)的糧食主要也是供軍需。歷代屯田規(guī)模不一。漢武帝在黃河河套以至河西張掖、酒泉一帶有屯墾戍卒60萬人。唐代屯田主要在遼東至隴右的北方邊界,有5萬頃左右。明代達于極盛,約64萬余頃。清代除保留漕運屯田外,只在蒙古、新疆和西南苗疆設有若干屯田,屯田制度進入尾聲。屯田是強制人們耕種官地。曹魏、元、明的屯田兵有特殊的軍籍,世襲服役,地位比較卑下;漢、唐、宋的屯田兵只是編入軍隊的民戶,身份與屯民及普通百姓無何差異 。剝削形式大體有3種:①勞役地租。多是屯官給工具、種子,集體勞作,收獲除供屯戶食用外,全部交官。唐、宋屯田多屬此類。明、清的漕運屯田,也是一種勞役地租。②分成制實物地租。曹魏屯田,用官牛的,其收獲官六民四;用私牛的,對半分。西晉初年和前燕的屯田,用官牛的,官八私二;用私牛的,官七私三。③定額實物租。西漢在西北的屯墾,每畝租4斗。北魏民屯,一夫繳糧60斛。明初,遼東每軍限田50畝,租15石。清嘉慶間,伊犁屯田每兵每年交糧13石。屯田保證了邊防軍的糧餉需要,對于開拓邊疆和鞏固邊防有積極作用。又因集中較多人力、物力,可以興修較大的水利工程,推廣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但屯田的成績與歷代屯田的政策密切相關(guān)。大致說來,凡是設置屯田的朝代,在建立初期,屯田成績比較顯著,隨著封建統(tǒng)治者日趨腐朽,剝削日益加重,屯田勞動者大批死亡或逃散,幸存者怠工,屯田也就逐漸變質(zhì)瓦解。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