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解釋立秋日期為何不固定
來源:E度教育社區(qū) 2010-03-29 15:56:45

07年8月8日是立秋的日子,細心的公眾會有這樣的疑問:立秋在公歷8月中的日期并不固定,有時在7日、有時在8日,還有在9日的例外情況。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對此作出了解釋。
據王思潮介紹,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立秋具體時間的確定與其他節(jié)氣的時間是密切相關的。太陽在黃道上運動,一個回歸年即365.2422天,運行一周。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用黃經表示,從春分點零點開始,每隔15度為一氣,一個回歸年太陽運轉360度,就有了二十四節(jié)氣,每個月有兩個節(jié)氣。節(jié)氣是用來反映寒冷與暑熱的,本質上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規(guī)律來確定的。
王思潮表示,由于公歷紀年時,一般年份的天數都固定為365天,這與太陽回歸年的實際天數是有差距的。但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劃定卻是以一個回歸年的精確天數為依據的,基本上是將一個回歸年24等分,因而,每個節(jié)氣再對應到公眾平常所熟悉的公歷紀年法中,其具體時間就不固定了。
春分是太陽回歸年的一個起點,只要春分點的時間確定了,其他節(jié)氣的具體時間也就基本確定了。王思潮介紹,立秋時間和春分時間有著比較緊密的聯系。一般情況下,春分來得早,立秋也就來得早;春分來得遲,立秋也就來得遲。如2005年-2007年這3年春分時間分別為3月20日20時34分、3月21日02時26分和3月21日08時07分;而立秋時間分別為8月7日18時04分、8月7日23時41分和8月8日05時31分。
“當然,天文歷算是非常復雜的,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但大體是不會變的。”王思潮說。
天文專家表示,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和勞動人民在總結了天文、氣象與農業(yè)生產之間的關系后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歷法。而其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即開始的意思,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然而,“四立”實際表示的只是天文季節(jié)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jié),如立秋了,但我國絕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還是非常高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