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塑造了山東人?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0-08-31 13:31:54

毫無疑問,孔子是中國人躲避不開的精神原鄉(xiāng),更是山東人不得不提的精神源頭?鬃硬恢凰茉炝松綎|人的行為規(guī)范,更塑造了山東人的精神內核。
孔子的老爸叔梁紇,娶施氏曜英。這施氏生得九女,而不得一子。叔梁紇很生氣,其后把精力放在小妾身上,小妾倒是生了個兒子,取名孟皮,也就是孔子的哥哥,卻是個殘疾。叔梁紇郁悶不已,此后,他又找了一個叫顏征在的年輕姑娘,生下孔子,取名仲尼。
仲尼可憐,三歲那年老爸去世,從此家道中落。十七歲時,老媽又去世了,孔子在家服喪三年。
日子雖然貧窮無奈,但孔子最大的收獲卻是有了大學問。這學問從何而來,并無記載,也無人知曉,他的知識體系如何形成,他的理論體系如何豐滿,都成了無頭案。不過,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創(chuàng)辦了最大最好的私立學校,開創(chuàng)了民辦教育的先河。由他始,打破了貴族才有資格受教育的界限,培養(yǎng)或間接培養(yǎng)了中國最優(yōu)秀的人才,并以其所創(chuàng)建的儒家學說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為了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他主動降低了教學門檻,少收學費甚至不收學費,以此來滿足廣大青少年求知若渴的心;他還成功地改造了諸如子路這樣的街頭混混,使之從一個社會寄生蟲轉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正是孔子以及孔子的學生以及孔子的學生的學生,才使中國人的智慧和精神變得深邃而不可測。
孔子的一生,育人無數(shù),可謂功德圓滿,桃李天下,但同樣充滿悲劇,他所熱衷和提倡的治國理念及實踐活動,均以失敗而告終。
他痛恨禮崩樂壞,他向往先祖?zhèn)鹘y(tǒng),但在大多數(shù)的時人眼里,他只是一個不合時宜滿腹牢騷的智者,他的失敗幾乎天生注定。各國均拒絕了他施政的要求,他也只好孤獨地徘徊于各國之間,宣傳自己的主張,希望有朝一日,他所希望的大同社會得到響應。
他一度心灰意冷,甚至發(fā)了很多牢騷。但牢騷之后,他還會投入到實際行動中,爭取讓自己的主張得到認可。在如此眾多的反反復復當中,他頭發(fā)白了,胡子白了,迅速蒼老。
但歷史終究記住了他,他的思想和主張影響了后世中國的每一個朝代。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之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用來概括山東人的精神要義,亦不可能離得開這些字眼。
他教我們處理人際關系的道理,教我們學習的技巧,教我們欣賞音樂,教我們品嘗美食……他潛藏于我們靈魂的每一個角落,浸透于我們血液的每一個細胞。
假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所開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是山東人精神的主軸,那么在這根主軸的周圍,還有一些必要的輔助。
小時候最愛看《興唐傳》和《水滸傳》,常被書中的英雄人物感動至融化。前者塑造的秦瓊秦叔寶、程咬金,后者塑造的宋江、武松、魯智深,皆為我所喜,其中有勇者,有謀者,有孝者,有智者……大約很多和我一樣的山東人,從小被灌輸了山東人的這種種優(yōu)點,所以難免的,離開山東之后,就容易冒出一股無來由的自豪感。
足智多謀的宋江、晁蓋、吳用們是怎樣謀劃著每一次戰(zhàn)役?勇猛過人粗中有細的純爺們武松、魯智深們到山上來之后適應嗎?八十萬禁軍教頭、革命性本來不強的林沖后來變得果敢么?是不是每個好漢的心中都有一面招安的旗?
歷史像煙云般散得飛快,誰也無從把握,只能任了個人的想象力,在天地之間縱橫馳騁。這些梁山好漢們,有股放蕩不羈的美,正是這股勁兒,彌補了孔子那彬彬有禮玉樹臨風不食人間煙火的偉岸形象。“梁山好漢”是對山東人精神氣質的有效補充。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