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xué)語文網(wǎng) > 文言文翻譯 > 正文

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70首之二十——望天門山

來源:e度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   2010-09-13 14:06:50

智能內(nèi)容

  【原作】望天門山①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②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③。

  兩岸青山④相對出⑤,

  孤帆一片日邊來⑥。

 

  【注釋】

 、偬扉T山:在今安徽蕪湖西南長江兩岸,東名博望山,西名梁山。兩山夾江而立,形似天門,因此得名。

 、诔毫鹘(jīng)湖北宜昌縣至安徽蕪湖一帶的長江。因該地古時屬于楚國,所以詩人把流經(jīng)這里的長江叫做楚江。

 、刍兀恨D(zhuǎn)變方向,改變方向。

 、軆砂肚嗌剑褐覆┩胶土荷健

 、莩觯和怀

 、奕者厑恚褐腹轮蹚奶焖嘟犹幍倪h(yuǎn)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古詩今譯】

  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給楚江讓出奔瀉的通道,

  碧綠的江水,東流到這里,可是又旋轉(zhuǎn)向北流去。

  兩岸青山相對峙,雙峰聳立,在那天水相接之處,

  一片白帆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從天邊漂來。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與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天水)。少年時居住在四川,讀書學(xué)道。二十五歲出川遠(yuǎn)游,先后居住在安陸、魯郡。在此期間曾西入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后來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讒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亂起,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軍幕僚;后來永王為唐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而被流放夜郎。遇赦東歸,投奔族叔當(dāng)涂(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不久病逝。他因?qū)懺姸劽,為?dāng)時的人們所激賞,稱贊他的詩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反映現(xiàn)實,描寫山川,抒發(fā)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古今的偉大詩人。

 

  【賞析】

  李白無比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杰作。該詩描寫詩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遠(yuǎn)望天門山的情景。天門山為今安徽省當(dāng)涂縣的東梁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總稱。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jīng)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zhuǎn)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xì)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xiàn)天門奇險的氣勢。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tài)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chǎn)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tài)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yuǎn)處的天門兩山撲進(jìn)眼簾,顯現(xiàn)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xiàn)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tài),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