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師用書 > 小學語文教師用書 >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師用書 > 正文
2010-09-17 15:59:12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語文
一、 樂趣
第一單元是圍繞“樂趣”安排了一下五篇課文:
1、《養(yǎng)花》2、《古詩三百首》3、《山中雜記》
4、《爸爸帶我去爬樹》5、《美猴王》
這五篇課文,其中《養(yǎng)花》、《古詩二首》和《山中雜記》要求精讀,《爸爸帶我去爬樹》、《美猴王》要求略讀,這五篇課文涵蓋勞動之趣、田園之趣、動物之趣、游戲之趣,同時蘊含著辛苦之樂、農(nóng)家之樂、和諧之樂、學習之樂、群居之樂。本單元突出的特點就是圍繞“樂趣”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中有許多趣事。只有熱愛生活,才能享受生活之趣,熱愛自然,就能體會自然之樂。本單元綜合活動是舉辦興趣活動的展示,老師在具體教學本單元時要把握以下教學重點及難點:
〈一〉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樂趣。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思想。
、、鼓勵學生在讀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為了更好的突出教學重點,老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開始學習《養(yǎng)花》一課,由于本文語言平實,讀來波瀾不驚,估計學生學習興趣不大,體會不到養(yǎng)花中的樂趣,老師可以調(diào)換一下授課順序,先讓學習《爸爸帶我去爬樹》因為這樣的活動貼近生活,大多數(shù)學生經(jīng)歷過類似的活動,都很感興趣。學生從爬樹中一定會獲得不少樂趣,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更好的樂趣,比如說《養(yǎng)花》、《山中雜記》中觀察、喂養(yǎng)各種小動物,這個時候再來學習《養(yǎng)花》等其它課文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需要提到的是在教學《養(yǎng)花》時需要注意讓學生體會并掌握課文寫作特點:“由總而分,再由分而總”緊緊圍繞“養(yǎng)”字寫“趣”,這些特點,對學生習作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再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時,需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文中的一些優(yōu)美句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第三自然段中“摸著門道,花草養(yǎng)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者,開花,多么有意思呀!”讓學生通過朗讀來來體會養(yǎng)花的樂趣。再如:第四自然段中“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有益身心,勝于吃藥。”五、六自然段中與他人分享花開、花香、花被砸死后的憂傷,引導學生讀后更好的感受養(yǎng)花中勞動的樂趣。在教學《山中雜記》時,要讓學生掌握作者是按照從大動物到小動物的順序敘述,本課不必詳細解釋,重在讓學生讀中體會作者從各種動物身上感受到的那么多的快樂。通過學習本文,可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生活實際,來談談觀察小動物、養(yǎng)小動物的經(jīng)歷。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之情。
本單元安排了范成大的兩首古詩,古詩教學的難點:是想象品味古詩詩情畫意。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時不能緊緊進行直譯教學,而應當加強古詩的誦讀,一方面能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漢語的韻律美,從而能更好的品味古詩的詩情畫意。
為了突出第三個重點:鼓勵學生再讀后交流自己的感受.這一塊要重點在綜合活動中來體現(xiàn)。,通過幾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以能感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樂趣,然后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此次活動,使學生發(fā)掘生活中的樂趣,讓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生活樂趣同大家一起分享。活動要圍繞“樂趣”展開,其具體活動組織老師不妨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讓學生確定主題
學生可以從對學習那篇課文以后談談自己的感受,或從對快樂的理解,從生活中尋找到的、體會到的快樂,以及有什么能和大家共享的快樂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寫成稿件做好準備。
2、活動現(xiàn)場的布置
老師可帶領學生選擇合適的地點(教室,操場),根據(jù)需要把現(xiàn)場布置好,可由班干部宣讀并主持交流會程序。
3、自由交流
4、留住快樂
老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稿件進行修改、整理成文,還可以添加上對本次交流會的感想與體會。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我們主要目的:一是引導老師們注意在教學中要加強引導學生交流的興趣和愿望。二是完成我們本單元的作文教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