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的收尾策略
來源:濟南奧數網 2010-09-20 11:38:42

畫龍要點睛,編簍要收口;我們的數學課堂數學也要有結束語,在這里稱“收尾”。一堂好的數學課應該在課臨結束的短短幾分鐘內,甚至是幾秒鐘內,教師作出“畫龍點睛,統(tǒng)攝全課”的總結,給學生留下余趣猶存,遐想無窮的余音。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充滿希望、精神抖擻地進教室,又要讓學生帶著質疑走出教室,使學生對學習充滿永不滿足的信念。我在多年的教學中,摸索到了一些數學課“收尾”的方法。
一、“新奇法”
小學生都很幼稚而且好奇,如果在課的結尾有一點新鮮的味道,結束時有一點新奇感,那么會記憶深刻,而且一直想這樣玩。
我在教學“約數和倍數”時,當下課鈴快響的十幾秒鐘內,我從容地面對學生,黑板上寫了個“2”,請學號是2的倍數的學生先離開,再寫3和5讓學號是3和5的倍數的學生離開,最后我再問:“我出哪個數,大家都可以走呢?”學生略加思考,異口同聲地說“1”,余下的學生也在鈴聲中歡天喜地地離開教室。
二、概括法
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高度濃縮、高度概括,會給學生更精、更深的印象,起到整理思維、加深理解、鞏固記憶的作用。
我在“簡便計算”一課結束時,結合例題,以“拆”“并”“轉”“略”四字概括總結全課,如:
125×32×25 把32拆成8×4
7.32-2.25-0.75+3 把2.25和0.25并起來
7÷10/29 + 3 ×2.9 把÷10/29轉化為×2.9
當運算中有0和1時,可以省略某些計算步驟。
三、操作法
小學生活潑好動,我順應這一心理,在課結束時,精心設計動手操作的結尾,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化理解新知。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一課時,讓學生將一個大長方形剪成相同的2個、3個、4個……小長方形,然后算出每個圖形的周長,短短的幾句話,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下課了同學的剪拼量算,各自操作,仍探索不休。
四、“審美法”
在一節(jié)課結束時,大多數學生情緒低落,精神狀態(tài)不飽滿,如果教師能挖掘審美內容,定能美不勝收,陶治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進入美的體驗。
我在教完“軸對稱圖形”時,我讓他們看課桌、看衣著、看人的體型、面孔等,學生驚奇地發(fā)現生活周圍的萬物,大都有著勻稱、協(xié)調、平衡的對稱美,感知數學的奧妙和魅力,欣賞和領略數學美的神韻,再組織學生剪對稱圖形,感受和體驗圖形美,升華了數學的特有美感。
五、伏筆法
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在課結束時,巧設鋪墊、埋下伏筆,搭好通向下一節(jié)課的橋梁,做到前有孕伏,后有發(fā)展。
如在教學完“正比例”時,我把Y/X=K(一定)轉化為Y*1/X =K(一定)再解答例題:“2千克蘋果6.4元,買5千克蘋果需多少元?”(設所求問題為X元),得出關系式6.4×1/2 =X×1/5 這里孕伏了“反比例”的內涵(積一定)為下一節(jié)課進行反比例教學鋪墊了基礎。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課結尾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求異法、貼近生活法、拓展法,深化法等等,而且各種方法之間也不是彼此獨立的,有時幾種方法交*使用,效果更佳。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收尾”的方法外,我覺得數學課堂的結尾也要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規(guī)范。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數學課堂的“收尾”要遵循以下幾條規(guī)律和原則。
針對性原則
為突出引導學生發(fā)現特征,抓住關鍵、解決難點,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板書,針對教學目標,展開討論,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時,我引導學生這樣進行小結:
師:請同學們觀察板書(配合板書手勢),有什么發(fā)現嗎?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
(學生討論)概括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一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師:這個特征與書上的結論是否一樣,請同學們看書。
這樣通過引導觀察配合板書的手勢,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討論,再概括特征,將板書、思考、討論、推理融為一體,學生很容易發(fā)現規(guī)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也提高了學生的智力水平。
科學性原則
收兵也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力求深入淺出、正確無誤,我們知道,數學離不開概念,而概念又是十分嚴謹的,所以應講求科學性。另外要注意知識的遷移,我們在收兵時要把所學知識去粗取精,進行高度濃縮,把整節(jié)課的重點概括起來,使學生能“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觀念來不斷擴大和加深知識”。如我在教學“倍”時,讓學生知道倍數是在兩個數的比較中得到的,我說:“一般看大數里面有幾個較小數,較大數就是較小數的幾倍。”同時也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和敏銳性,由“學會”變?yōu)?ldquo;會學”。
層次性原則
數學教材是按照一個個知識點,由易至難,由淺入深地編排的,最后才展現知識塊的全貌。我在小結時依據教學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和邏輯順序。有層次有階段地進行,如,在教分數除法時,我分幾層進行:
首先通過例題教學得出分數除以整數的法則,再通過兩個例題的教學得到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最后再引導學生小結一個數除以分數方法,全面地歸納總結:甲數除以乙數(零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這樣,從整體出發(fā),通過三節(jié)課有層次性的收兵,形成一個知識點,通過層次性原則保證了系統(tǒng)學科知識的教學。
啟發(fā)性原則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樂學,關鍵在于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為此收兵時要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我在教學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后,這樣與學生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兩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都是把它們轉化成什么圖形進行的?都用了什么方法推導的。
這樣采用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學生思考,為概括指明了方向,誘發(fā)了思維,使學生善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生動活潑地解決問題。
總之,一堂好的數學課都十分重視“收尾”,方法很多,但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所教知識的正確性,科學性和知識的層次性,理解性。研究“收尾”必定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廣闊的素質教育的舞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