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生要注意的五大事項
來源:奧數(shù)網整理 2011-07-14 19:58:14

又是一年升學時!究竟什么樣的學校才是真正適合您孩子的呢?怎樣來評價一所初中才是準確而客觀的呢?置身在擇校熱潮中的家長們,能否靜下來看看自己的孩子,傾聽他們的聲音呢?從某種意義上說,擇校也是有一定的風險,別人的擇校經驗未必對你有效。因此面臨小升初,家長需要理性考慮,慎重選擇。揚子晚報特邀南京市白下區(qū)教師進修學校丁玉祥副校長為您指點迷津。
一、甄別信息,不要盲目偏信
小升初的信息需要理性選擇。現(xiàn)階段,小升初的信息漫天飛,家長不能盲目聽信信息,倉促拍板。其實有些時候倉促的決定,帶有很多的偶然性。因此多向收集信息,實地考察學校非常必要。收集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實地觀摩考察、聽同事和鄰居經驗、看媒體廣告、訪學校網站、問在校的和已畢業(yè)的學生等等。但是家長面對大量的小升初信息,需要過濾和比較,有所選擇和側重。很多網絡信息帶有明顯的主觀傾向和感情色彩,真實性值得懷疑。除了官方的政策性信息比較可靠外,其他的小升初信息既要考慮信息來源的真實性,也要考慮對自己孩子選擇學校的適用性。通常,一般熟人和媒體提供的信息可以參考性的選擇,老師提供的信息可以驗證性的聽,熱點初中校內學生提供的信息真實性相對較高,但聽取面應當寬些,對于以往畢業(yè)的學生也可以參考性的聽。因為別人以往成功的例子不一定自己的孩子能夠復制別人的成功,很多家長擇校的經歷,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主觀性非常強,有時因為情感因素甚至看法上走極端。因此,家長聽到各種信息不能“見風就是雨”,尤其是對一些所謂“小道消息”,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盲動不安,這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不利,也對家庭生活產生影響。建議家長以理性、平和的心態(tài),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選擇合適的學校。
二、慕名拔高,名校不是唯一選項
雖然很多家長熱衷名校,但名校不是小升初的唯一選項。很多家長擇校首先考慮學校的名氣,認為名氣響,知名度高,就是好學校。一些民辦校里有不少搖號生,也是因為家長一味慕民辦學校的名,盲目選擇參加搖號。其實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還需要考慮孩子與學校將來教學要求的匹配度。如果孩子的基礎非常薄弱,“死追”熱點初中,這不是一個理智的做法。家長不要一廂情愿的認為孩子只要到好的環(huán)境,就會努力學習,只要經過教師的輔導和管理,就能夠“沖”上來。其實這種想法非常的理想化。從統(tǒng)計意義看,這類孩子成功的概率相對較低。如果你的孩子平時成績不是很突出,自學能力不是很強,那么很可能不適應一流的學;蛘咭涣鞯陌嗉。因為所謂名;驘狳c初中的大多數(shù)學生基礎好,學習和理解能力突出,學校的教學要求就比一般學校和班級高得多,很多孩子智力水平和生理發(fā)育的速度和成熟度客觀上呈現(xiàn)差異,學習接受能力相對較慢,有些孩子跟不上,日積月累成績就會變得很差。很多家長一味的把孩子送到一個教學要求很高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孩子很容易在校內學習中出現(xiàn)難以達到教學要求的情況,很快會遭受學業(yè)失敗的打擊,這樣孩子心理上承受的壓力將非常大,從而影響學業(yè)正常發(fā)展,甚至越學越差。因此家長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替代孩子的成長,很有可能因為家長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學習基礎,拼命拔高的拔苗助長,好高騖遠,導致孩子收獲一個失敗的初中生活。因此,每個孩子各有自己的成長方向,建議家長放平心態(tài),根據(jù)孩子實際能力和水平,幫孩子找對位置,選擇適合孩子學業(yè)發(fā)展的學校,可能對孩子成人成才更有利。
三、擇校民辦,還得看實力
一些家長紛紛“放棄家門口的公辦校、選擇路途遠的民辦校”。南京小升初幾所民辦學校的家長追逐熱度很高。招生計劃數(shù)量偏少,卻集中了大批優(yōu)秀的學生,客觀上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也非常大。今年全市“小升初”指導意見出臺,民辦校招生計劃基本持平。以往民辦學校招生形式也是分成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在這之外還招收少量擇校生。
今年根據(jù)上級部門的要求,全市取消了民辦學校擇校生計劃,只有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兩種招生計劃形式。今年電腦派位計劃占40%,自主招生計劃占60%。盡管為了保障學生通過電腦派位形式進入民辦學校的機會,同時還規(guī)定民辦學校今年電腦派位人數(shù)不低于2010年。但客觀上說,按照全市新班額計劃的要求,民辦學校今年招生人數(shù)、規(guī)模不會發(fā)生太大變化,各個學校總的招生計劃應與去年是持平的,只是計劃比例上會有所調整。但與去年相比,優(yōu)秀學生進入民辦學校可能性提高了,但是對于中等生而言,并非一帆風順,他們將面臨自主招生的條件限制,想進入民辦學校的難度也將增大許多。
對成功進入民辦學校的孩子來說,由于電腦搖號的因素,學校學生客觀上學業(yè)基礎能力差異過大在所難免。如果一些“實力不濟”的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硬擠”進民辦學校,想跟上班級和學校整體步伐并非易事,更多的會讓基礎差的孩子出現(xiàn)心理落差。如果長期跟不上班級整體的教學節(jié)奏與進度,孩子自我調節(jié)能力有限,產生的失落感無法排解,會對學習和身心健康都產生影響。
四、名氣到底重不重要
家長選擇學校不能只看學校名氣,不顧校園風氣。校風是一個學校辦學多年的文化積淀,好的校風能夠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學習風氣。校風純正,有利孩子心理發(fā)展和學業(yè)提升?疾煨oL,家長從學校管理細節(jié)入手,是判斷一個學校校風最簡單的辦法。從某種角度看,一所學校管理細節(jié)的考量,從學校的傳達室的管理、廁所的清潔、校園的環(huán)境、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管理、學生社團活動、學科特色課程設置等方面可以看出學校的管理是否嚴謹、規(guī)范到位。比如家長到學校門口,每天放學時就站在那里“道聽途說”,幾天后就能知道這個學校校風大概怎樣。家長還可以透過學校的操場圍欄,看看孩子如何上體育課,從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學校辦學思想是否端正,是否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家長可從詢問對學習暫時落后學生的幫扶措施,看一個學校是否貫徹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求;學校對于一些學有余力學生是否有特別指定的教學計劃或培養(yǎng)方案,可以看出學校是否因材施教,讓學生各得其所。
五、寄宿學校,還得關注孩子心理
不少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很難照顧孩子,打算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認為寄宿學校,學習抓得緊,管得嚴,有的所謂“準軍事化”管理,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有好處。其實為了培養(yǎng)自理能力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未必是最佳選擇。由于初中生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也是孩子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一些家長有時因為工作的原因,想多花點錢少省些心,就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學校。其實對一個孩子影響力最大的始終是家長,不管是進名校還是普通學校,家長對孩子的督促作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寄宿學校比較注意加強學習和生活上的管理,但是面對日趨增長的學業(yè)壓力,很多孩子心理上都會產生臨時性問題,需要家長及時的關心、疏導和呵護。建議對于寄宿學校,家長要慎重選擇,如果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心理素質比較好,才比較容易適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