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應掌握的33種學習方法:14.多媒體學習法--情景聲樂的交融
來源:《小學生應掌握的33種學習方法》 2011-09-14 19:13:09

14.多媒體學習法--情景聲樂的交融
多媒體學習方法,是指小學生運用多媒體手段,通過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動靜兼?zhèn)涞姆椒ǎ熏F(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或片斷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面前,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從而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多媒體學習方法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能直接、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具體事物及其變化的發(fā)展過程。而小學生正處于活躍期,非常迷戀動畫片,也愛看動畫片。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加入大量運用動漫效果的課件就很符合小學生的接受心理。當大量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聲音清晰的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在面前,小學生馬上被這些形象生動的畫面吸引,因為動態(tài)變化的事物最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
在語文課中,老師講課過程中涉及到對"一根根荷箭亭亭而立"句子的理解,經過老師的解釋,雖然有的學生想象出了荷箭的樣子,可大部分學生還是處于懵懂的狀態(tài)下,陰山山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回到家后,他就想到網上查看一下,結果這一查還真是深刻體會了一把。隨著他的點擊,在電腦的頁面上出現(xiàn)了一組圖文結合的動畫。當一張"一根根荷箭亭亭玉立"的幻燈片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展現(xiàn)在陰山山面前時,陰山山已經沉醉于這一情境中,他仔細觀察從而認識了"荷箭",并且充分感受到了它們美麗的姿態(tài)。緊接著,圖中由上而下緩慢出現(xiàn)"亭亭玉立"一詞。這種生動形象,又很實際的多媒體課件,使陰山山的各種感官意識都被調動起來了,置身于優(yōu)美的情境中觀看動感的圖片,再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中的生活情景。因此,陰山山很細膩地得出了結論:"亭亭玉立"是指荷箭長得特別直、特別好,像仙女一樣美,那碧綠的荷葉就像它的舞裙。陰山山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還體會到了詞語所表達的感情。通過利用多媒體方法學習,培養(yǎng)了陰山山的想像力,又培養(yǎng)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再如,在小學語文課本第一冊有一篇古詩《 鵝 》,這可是我們小學生學習的第一首古詩,這首詩并不難背,學生們在上課之前幾乎都會背。但是對于那些久居城市的孩子來說,理解課文顯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為他們很少見到鵝,無法理解"曲項向天歌"中的"曲項"是什么樣,再理解第三句中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中的"浮、撥"這兩個動詞時,難度就更大了。為了能在老師的講解下理解鵝在水里的情形,小雪在家里利用網上多媒體教學課件,點擊出了一段鵝在河中戲水的影片,仔細觀察了鵝是如何彎曲著脖子朝天鳴叫,如何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又是怎樣撥動著碧綠的河水蕩起一圈圈的波紋,這樣不用老師大費周折,小雪腦中的一切困惑和疑問就迎刃而解了。這種學習方法,就是發(fā)揮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加快了學習信息的流程,優(yōu)化了我們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使我們在真實的情景中更好的理解和記憶。
在講課的過程中,老師也會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使我們的學習效果更明顯突出。比如,張影老師在語文作文課中要求學生描寫一種動物。為了讓學生不至于手足無措,她給學生提供了很多的寫作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動物特征、習性。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就是張影老師的主要手段,在課件中,她準備了大量貓、狗的圖片及有關的動畫片。并且鼓勵學生們自己也回家查找資料,能描寫出更生動的動物世界。牛牛平時不喜歡寫作文,但是這次他也回家查閱了很多資料,因為網上的資料太好了,在歡快的兒童歌曲聲中,可愛的小貓睡覺、爬樹、捉老鼠,小海豹頂球,海獺的憨態(tài)可掬,猴子的抓耳撓腮,老虎的雄威大振……各種各樣形態(tài)及動作的動物紛紛展現(xiàn)在電腦屏幕上,牛牛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由于這些感知材料生動形象,很貼近現(xiàn)實生活。因此產生了愉快的生活體驗,極大地吸引了牛牛的注意力,使他產生了濃厚的寫作興趣。很快,一篇洋洋灑灑的關于老虎的作文就在牛牛的妙筆下生成了。老虎被牛牛寫得神氣活現(xiàn),威風八面,簡直是活生生地從電腦上走到了牛牛的作文本上。第二天,老師對牛牛的作文大加贊賞,并鼓勵同學們多利用身邊生活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時把看到的情景轉化為語言文字,更快地投入到輕松、愉快、和諧的開放式學習氛圍中。
對于那些寓言故事之類的課文,同樣可以通過多媒體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比如排演課本劇,這是學生們樂于參與的一種活動形式。以前我們通過想象人物表情、動作來達到進一步理解課文的目的,F(xiàn)在有了多媒體手段,我們就可以先看看故事的真實表演,有了摹本,自己才能更好地表演到位。小學課本中許多篇章非常適合學生表演,如《狼和小羊》《兩只小獅子》《晏子使楚》《鷸蚌相爭》等,小學生們先是觀看動漫,然后再分角色扮演,并適當?shù)丶由弦恍┱n本中沒有的語言和情節(jié),既注意了想象的合理性,又做到了想象的獨創(chuàng)性。這種表演方式會有力地推動我們小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我們的表演能力。
再如美術課上,老師要同學們畫"海底世界"時,提前讓學生們收集了有關的影像資料,然后把收集的資料播放給學生看:浩瀚的大海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古怪的魚類,它們身軀區(qū)別之大、顏色花紋品種之多、生存習性之獨特,使學生印象頗深。通過收集資料、相互交流,他們從中認識了大量千姿百態(tài)、形象怪異的海底生物。這不僅為繪畫增添了許多素材,還增長了許多海底生物的知識,拓寬了知識面。
再如畫"雨后的芭蕉",因為不可能隨時見到雨后的芭蕉,所以寫起來是有一些障礙的。但是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插入光盤播放一段芭蕉盛開的片斷,仔細觀察、欣賞雨打芭蕉時的美麗景觀。在感受、欣賞雨打芭蕉的過程中,大腦里就會存儲大量的表象信息資料,對美麗的帶雨滴的芭蕉形成了鮮明的印象:"雨后一顆顆水滴在寬大的芭蕉葉上滾來滾去、一簇簇火紅的花朵在朦朧的霧氣中盛開著。"這時如果能再加上一段音樂,情景聲樂交融在一起,那效果就更好了。當播放幻燈片時,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雨后芭蕉在"朦朧的霧氣中怒放著"的圖片,接著又悠然飄來幾個大字的畫面。當我們沒有或缺乏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表象積累或表象模糊的時候,通過運用直觀形象的材料強化和充實自己的感知,獲得與學習需要有關的表象,就為發(fā)展形象思維和理解學習內容提供了幫助。
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給我們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新興的多媒體技術日趨發(fā)展和完善,在一臺多媒體計算機上可完成圖像采集、圖像設計、字幕特技、三維動畫、音樂解說等制作。如果我們把多媒體技術引入學習過程,將會給我們的學習帶來更多的樂趣,我們的形象思維也會隨著接觸的新鮮事物一起拓展。當然了,多媒體的運用首先應該從學校開始,將錄像機、小型攝像機等電教技術與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有機結合,教師就能在計算機上操作這些電教設備,這將給多媒體學習方法帶來更加樂觀的前景,使我們的學習效果進一步得到提升。
像諾亞舟創(chuàng)新科技,總是能把我們帶入快樂學習的新時代。全球率先推出的首款"網絡學習機"NP3168,內置諾亞舟NP-iTECH數(shù)字動漫引擎,讓我們的學習工具再一次發(fā)生重大變革:多媒體動漫網絡互動學習、智能下載一鍵通都會為我們帶來網絡學習的全新體驗;諾亞舟高科技大投入制作的動漫同步課件,讓學習變得聲情并茂,樂趣無窮,更有動漫特效nMail、動漫DIY讓我們盡情張揚個性、學習做到與眾不同!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已成為當今小學生學習的必備手段。多媒體學習法是一種利用現(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學習的方法,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小學生傳遞信息,使現(xiàn)代的高科技與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合理結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擴大直觀視野,充實直觀內容,強化直觀效果,豐富感知材料。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促進了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