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xué)資源庫 > 奧數(shù)練習(xí)題 > 六年級奧數(shù) > 應(yīng)用同余解題 > 正文

50道行程類應(yīng)用題及參考答案二

2012-08-29 16:06:35      下載試卷

  下面是50道行程類應(yīng)用題及參考答案大全,歡迎喜歡奧數(shù)的孩子做一做練一練。

  11、A、B兩地相距10000米,甲騎自行車,乙步行,同時從A地去B地。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途中甲的自行車發(fā)生故障,修車耽誤了一段時間,這樣乙到達(dá)占地時,甲離B地還有200米。甲修車的時間內(nèi),乙走了多少米?

  解: 由甲共走了10000-200=9800(米),可推出在甲走的同時乙共走了9800÷4=2450(米),從而又可推出在甲修車的時間內(nèi)乙走了10000-2450=7550(米)。列算式為10000一(10000-200)÷4=7550(米)

  答:甲修車的時間內(nèi)乙走了7550米。

  12、爺爺坐汽車,小李騎自行車,沿一條公路同時從A地去B地。汽車每小時行40千米,是自行車速度的2.5倍。結(jié)果爺爺比小李提前3小時到達(dá)B地。A、B兩地間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法一:根據(jù)"汽車的速度是自行車的2.5倍"可知,同時從A地到B地,騎自行車所花時間是汽車的2.5倍,也就是要比坐汽車多花1.5倍的時間,其對應(yīng)的具體量是3小時,可知坐車要3÷(2.5一1)=2(小時),A、B兩地問的路程為40×2=80(千米)。即40×〔3÷(2.5-1)〕80(千米)

  解法二:汽車到B地時,自行車離B地(40÷2.5×3)=48(千米),這48千米就是自行車比汽車一共少走的路程,除以自行車每小時比汽車少走的路程,就可以得出汽車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也就可以求出兩地距離為40×〔(40÷2.5×3)÷(40-40÷2.5)〕=80(千米)

  13、如圖,有一個圓,兩只小蟲分別從直徑的兩端A與C同時出發(fā),繞圓周相向而行。它們第一次相遇在離A點8厘米處的B點,第二次相遇在離c點處6厘米的D點,問,這個圓周的長是多少?

   

  解:  如上圖所示,第一次相遇,兩只小蟲共爬

  行了半個圓周,其中從A點出發(fā)的小蟲爬了8厘米,第二次相遇,兩

  只小蟲從出發(fā)共爬行了1個半圓周,其中從A點出發(fā)的應(yīng)爬行8×3=24(厘米),比半個圓周多6厘米,半個圓周長為8×3-6=18(厘米),一個圓周長就是:

  (8×3-6)×2=36(厘米)

  答:這個圓周的長是36厘米。

  14、兩輛汽車都從北京出發(fā)到某地,貨車每小時行60千米,15小時可到達(dá)?蛙嚸啃r行50千米,如果客車想與貨車同時到達(dá)某地,它要比貨車提前開出幾小時?

  解法一:由于貨車和客車的速度不同,而要走的路程相同,所以貨車和客車走完全程所需的時間不同,客車比貨車多消耗的時間就是它比貨車提早開出的時間。列算式為

  60×15÷50-15=3(小時)

  解法二:①同時出發(fā),貨車到達(dá)某地時客車距離某地還有(60-50)×15=150(千米)

  ○2客車要比貨車提前開出的時間是:150÷50=3(小時)

 

  18、一個圓的周長為60厘米,三個點把這個圓圈分成三等分,3只甲蟲A、B、C按順時針方向分別在這三個點上,它們同時按逆時針方向沿著圓圈爬行,A的速度為每秒5厘米,B的速度為每秒1.5厘米,C的速度為每秒2.5厘米.問3只甲蟲爬出多少時間后第一次到達(dá)同一位置?

  解:我們先考慮B、C兩只甲蟲什么時候到達(dá)同一位置,C與B相差20厘米,C追上B需要20÷(2.5-1.5)=20(秒).而20秒后每次追及又需60÷(2.5-1.5)=60(秒);再考慮 A與C,它們第一次到達(dá)同一位置要20÷(5-2.5)=8(秒),而8秒后,每次追及又需60÷(5--2.5)=24(秒).可分別列出A與C、B與C相遇的時間,推導(dǎo)出3只甲蟲相遇的時間

  解:(1)C第一次追上B所需時間20÷(2.5-1.5)=20(秒).

  (2)以后每次C追上B所需時間: 60÷(2.5-1.5)=60(秒).

  (3)C追上B所需的秒數(shù)依次為:    20,80,140,200,….

  (4)A第一次追上C所需時間:20÷(5-2.5)=8(秒).

  (5)以后A每次追上C所需時間:60÷(5--2.5)=24(秒)

  (6)A追上C所需的秒數(shù)依次為:  8,32,56,80,104….

  19、甲、乙二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如果兩人同向而行,甲26分鐘趕上乙;如果兩人相向而行,6分鐘可相遇,又已知乙每分鐘行50米,求A、B兩地的距離。

  解: 先畫圖如下:

   


  【方法一】 若設(shè)甲、乙二人相遇地點為C,甲追及乙的地點為D,則由題意可知甲從A到C用6分鐘.而從A到D則用26分鐘,因此,甲走C到D之間的路程時,所用時間應(yīng)為:(26-6)=20(分)。

  同時,由上圖可知,C、D間的路程等于BC加BD.即等于乙在6分鐘內(nèi)所走的路程與在26分鐘內(nèi)所走的路程之和,為50×(26+6)=1600(米).所以,甲的速度為1600÷20=80(米/分),由此可求出A、B間的距離。

  50×(26+6)÷(26-6)=50×32÷20=80(米/分)

 。80+50)×6=130×6=780(米)

  答:A、B間的距離為780米。

  【方法二】設(shè)甲的速度是x米/分鐘

  那么有(x-50)×26=(x+50)×6

  解得x=80

  所以兩地距離為(80+50)×6=780米

  20.甲、乙兩人同時從山腳開始爬山,到達(dá)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他們兩人的下山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比乙速度快,兩人出發(fā)后1小時,甲與乙在離山頂600米處相遇,當(dāng)乙到達(dá)山頂時,甲恰好下到半山腰。那么甲回到出發(fā)點共用多少小時?

  解析:由甲、乙兩人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1.5倍,有:

  ⑴甲、乙相遇時,甲下山600米路程所需時間,相當(dāng)于甲上山走600÷1.5=400米的時間。所以甲、乙以上山的速度走一小時,甲比乙多走600+400=1000米。

  

  根據(jù)⑴的結(jié)論,甲以上山的速度走1小時的路程比山坡長度多400,所以山坡長3600米。

  1小時后,甲已下坡600米,還有3600-600=3000米。所以,甲再用3000÷6000=0.5小時。

  總上所述,甲一共用了1+0.5=1.5小時。

  評注:   本題關(guān)鍵在轉(zhuǎn)化,把下山的距離再轉(zhuǎn)化為上山的距離,這種轉(zhuǎn)化是在保證時間相等的情況下。通過轉(zhuǎn)化,可以理清思路。但是也要分清哪些距離是上山走的,哪些是下山走的。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作者:奧數(shù)網(wǎng)編輯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分類

專題

類型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xué)快訊

奧數(shù)關(guān)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廣告服務(wù)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服務(wù)條款 - 誠聘英才 - 問題反饋 - 手機版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