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3:09:52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學理念 教學論文
彈奏起學生心靈與生活的和弦
──三年級下冊習作編排特點二人談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反映!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起始階段“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在理念向教學行為的轉化中,教材是重要的中介和有力的憑借。我們發(fā)現,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在這方面作了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圍繞著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新課標教材習作編排的特點,我們作了一次二人談。
興趣,習作起步階段不可忽視的因素
趙江:興趣是主體對外在事物保持的敏感而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習作教學應使學生保持這種心理狀態(tài)。習作主體以充盈的心靈感受客觀世界,就不會對周圍事物視而不見,“客觀之物”變成“眼中之物”;只有“眼中有物”,才能做到“筆下成物”,這應當是習作成文的前提。
周益民:同意你的觀點。習作是用來表達思想、反映生活的,這種表達與反映不是機械單一的對客觀事物的“鏡面再現”,而是經由主體情感參與的“合金體”,本質上還是興趣的問題。實驗教材很注意這一點。例如,語文園地四中的習作:“……回憶一下,這些本領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體會。選一樣寫下來……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習作要寫的內容來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而在寫具體事例時,突出了一個“趣”字,正所謂“無趣難成文”,習作要求寫出真情實感,其體現的最終歸結在“趣味、益趣、樂趣”的主旨上。
趙江:是的,興趣來源于題材。跨越時空、遨游在神奇世界里的想象同樣也會點燃學生寫作的熱情,兒童天生就是一個幻想家,他們的腦海里裝著說也說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給學生合適的話題,他們就可能“思接千載,心游萬仞”,激發(fā)出活躍靈動的想象。語文園地六中的習作就為學生們提供了這樣的話題:“將來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車……是什么樣子的?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展開想象,寫一寫。比如,可以自動調節(jié)溫度的衣服,可以讓人行走如飛的鞋,可以推著走的房子,人站在上面想到哪兒就到哪兒的人行道……”這段表述中,后面提供的幾個例子非常典型,富有啟發(fā)性,猶如一簇火星兒燃起學生們想象的火焰,科幻故事、卡通漫畫、童話傳說、生活經歷中的種種材料儲備被激活、鏈接、組合,若教學中引導恰當,這種狀態(tài)下的習作就不是一種強加的負擔,而是契合心靈滿足需要的“自動生成”。
周益民:可以看出,本冊教材習作安排盡力使學生感興趣、符合他們心理特點。對于剛剛從寫話過渡到習作階段的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最需要培養(yǎng)的就是對習作的興趣,故意抬高門檻、增加要求,就會使學生對習作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畏難心理很容易扼殺學生的興趣,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信心。老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生活,習作素材的不竭源泉
趙江: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處處有語文。習作教學更應把根基培植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葉圣陶先生說:“寫作材料的來源普遍于整個生活里,整個生活時時在那里向上發(fā)展,寫作材料會滔滔汩汩地無窮盡地流注出來,而且常是澄清的。”我覺得,本冊教材對學生習作素材的來源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倡導向生活開放的習作素材觀。如語文園地三中的習作:“根據自己說的和同學的評價,寫一寫自己,向別人展示一個真實的你……還可以把習作讀給了解你的人,聽聽他們的意見,并認真改一改。”學生不是單純地根據自我印象和判斷來展示自己,而要與他人交流,在與他人交流中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給自己更為準確的定位,這是學生走向生活,學會與他人相處的前提。
周益民:習作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走向生活。學生在校、在社會上的所見所聞和生活經歷更應是習作素材的重要來源。教材第二單元圍繞環(huán)保,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讓學生調查了解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并把調查過程中鮮明的感受記錄下來,展示調查的過程和得出的結論。把學生視野由狹隘的書本引向現實生活,既發(fā)展了言語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趙江:說到生活,我以為也應涵蓋家庭生活,親情如同晶瑩的水滴,折射出情感的絢麗色彩。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回憶篩選那些發(fā)生在家庭里的點點滴滴,會讓他們體會到親情的珍貴。語文園地五習作要求學生“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可以寫發(fā)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別的感人的事”。本次習作同樣是綜合性實踐活動的延續(xù),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學生有了足夠的素材,內心深處積淀了深厚的情感,學生也就不會覺得習作令人頭痛了。
點擊下一頁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