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五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3:40:44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語文 教學策略 教學理念
把握提示要求 落實訓練目標
──人教版課標本五下習作教學建議
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下冊共安排了八次習作訓練,依次是:寫信→看圖作文(或?qū)懲耆な?→寫發(fā)言稿→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縮寫→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自由習作。
從以上習作訓練內(nèi)容的編排,可以看出本冊習作訓練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習作體裁多樣。有記實作文,如“寫童年趣事”、“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有應(yīng)用文,如“寫信”、“寫發(fā)言稿”、“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等。
2.關(guān)注學生生活。本冊習作內(nèi)容依據(jù)課程標準“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這一要求,引導學生關(guān)注學校生活,如在寫信中說說開展“手拉手”活動的想法;關(guān)注社會生活,如寫研究報告等。
3.重視素養(yǎng)形成。其一,重視基本技能培養(yǎng)。如要求學生學會正確書寫信封。其二,重視整冊教材資源的利用。如要求學生能運用課文中學到的寫人方法寫出人物的特點。其三,重視習作交流。提示中多次出現(xiàn)“寫好后,要聽取別人的意見”、“寫完以后,同學之間互相評一評”等要求。其四,重視習作修改。習作提示反復強調(diào)學生在完成習作后要認真改一改。
教學建議
一、指導選材,重在讓學生知道自己素材積累的底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xiàn)他今天以前的知識、思想、語言等等方面的積累。”由此可見,學生每完成一篇習作都必須基于豐富的積累,必須經(jīng)歷“觀察—思考—表達”的過程。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目標中指出:習作教學要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因此,我們在選材指導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要想寫出富有個性、有自己獨特感受的習作,就必須走進生活,不斷豐富自己的積累;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素材積累的底。
如指導學生“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時,老師要注意拓展學生的習作思路,要給足時間,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匣子,搜索習作素材。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事情發(fā)生的地點進行回憶搜索:如發(fā)生在家里的事情、發(fā)生在學校里的事情、發(fā)生在社會上的事情等;可以按照事情發(fā)生的對象歸類進行回憶搜索:如自己經(jīng)歷的事情、同學做過的事情、親人做過的事情……通過這樣的搜索,比較選擇哪一件事是自己印象最深的,然后構(gòu)思習作的框架。
有了這樣的指導過程,學生就容易明白,在我們的生活中,習作素材是隨處可見、無處不在的,要注意平時多觀察、多積累。
二、指導交流,重在讓學生把握“自我表達”
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目標中指出: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本冊教材在習作提示中對交流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讀給別人聽”,“聽取別人的意見”;二是“同學間互相評一評”,“和同學進行交流”。對這兩種提示,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注意:(1)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延伸到課外。如第二組的看圖習作,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把習作讀給體育老師聽,可以拿給校外的球迷們看一看。(2)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課內(nèi)進行時,老師要注意讓學生有自主權(quán),讓他們走出自己的座位去找交流對象,不要局限在同桌之間、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如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可以讓他們?nèi)フ彝瑯诱J識這個人的同學進行交流。(3)習作的交流也可以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如寫研究報告,可以讓學生把習作送給有關(guān)單位征求意見;寫一個性格鮮明的人,可以讓學生把習作讀給習作對象本人聽。
三、指導修改,重在讓學生領(lǐng)悟修改要領(lǐng)
課程標準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應(yīng)抓住取材、構(gòu)思、起草、加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崔巒在《對作文教學的思考》一文中也提到:“作文的修改是有層次的。低年級側(cè)重修改句子,中年級側(cè)重修改一段話,高年級開始練習修改整篇,要有層次,不要要求過高,每次修改要有重點,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在習作修改指導過程中要注意:(1)把準學段要求。課標在第三學段目標中指出: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這是基本要求,要求學生人人做到。(2)緊扣訓練重點。每次習作都有它的訓練重點,修改時也要有所側(cè)重。如“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的重點訓練目標是寫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修改時要讓學生思考:該習作在動作、心理、語言、神態(tài)等方面是否都圍繞某一方面特點來寫,以檢驗自己在選材時是否有缺漏,在起草時是否梳理不當。(3)讓學生學會瞻前顧后。對于每一次習作,在習作起草后,要讓學生反復讀幾遍,在認可選材的情況下,思考一下文章在謀篇布局方面安排是否合理。如開頭是否能夠開門見山,讓人一讀就知道你寫什么,結(jié)尾是否能與開頭前后呼應(yīng),有層次。這樣的修改指導目的在于訓練學生寫作的構(gòu)思技能。
四、指導練筆,重在讓學生勤于動筆
課程標準指出:習作教學要加強對平時練筆的指導。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提高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就要堅持多寫多練。為此,教師必須努力拓寬學生練筆的范圍和途徑,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筆機會。關(guān)于練筆,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落實以下三點:(1)形式要靈活�?梢宰x寫結(jié)合,如學了《再見了,親人》后,讓學生想象志愿軍戰(zhàn)士為朝鮮人民所做的事,再寫下來;可以說寫結(jié)合,如在口語交際中完成了“勸說”的交際訓練后,讓學生選擇一個勸說片斷寫下來;還可以記寫結(jié)合,如在識記了“詞語盤點”中的詞語后,讓學生任選幾個詞語寫成意思連貫的一段話;可以做寫結(jié)合,如在完成第三組“發(fā)現(xiàn)、積累并學習運用有藝術(shù)性、有魅力的語言”這一綜合性學習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寫一寫參加活動的經(jīng)歷與體會等;可以看寫結(jié)合,如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聽到、想到的事情寫下來。(2)時空要開放。練筆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3)要求要適度。對于學生平時的練筆,教師不必作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要求要適度,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小練筆的樂趣,從而愛上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