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的7個觀點
來源:奧數(shù)網 文章作者:明凈 2015-03-25 18:20:44
教育簡單地說只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德育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1、感受>道理
一份調查顯示,孩子最最反感父母的就是嘮叨,“一天到晚就講些破道理”“大事小事都要講一百遍”“從幼兒園講到現(xiàn)在”,這給孩子帶來什么感受?
當你說“我花那么多錢供你上學,你知道嗎?”孩子的感受卻是:家里的錢都被我用來讀書了,爸爸媽媽為此很痛苦,我可能就不應該讀書。
當你說“這次考試那么差,不許玩!”孩子的感受是:我學習學不好,玩也玩不好,我是無用的人。
當父母隨意侵入孩子的個人空間時,他的感受是世界末日,這個世上沒有屬于我的東西,我是沒必要存在的!
不在于你說什么,在于孩子聽到什么;不在于你做什么,在于孩子感受到什么。注意孩子的感受,體驗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表達孩子的感受,你就是偉大的父母。
2、習慣>神童
父母不在培養(yǎng)良好習慣就是培養(yǎng)惡劣習慣。許多父母為孩子做好一切:大到做飯、洗衣、接送上學,小到系鞋帶、削鉛筆、剝蛋殼,孩子除了形成依賴的習慣,沒有其他行為的機會。有些父母想培養(yǎng)孩子預習、復習、作筆記、按時作業(yè)的習慣,但自身文化不高而力不從心。有些父母要求太高,有些父母一味說教,有些父母自身惡習太多,都導致習慣培養(yǎng)的失敗。
習慣意味著意志力,意味著自我控制力,意味著效率,意味著一切是自然: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如果你真心渴望孩子優(yōu)秀的話,那么就變“神童情結”為“習慣情結”:一定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哪怕是一個良好習慣!
3、空間>愛心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正是對空間最深刻的認識。許多父母以各種理由把孩子捆在學習上,告訴孩子未來社會多么多么競爭,孩子幾乎沒有自由,除了疲憊的學習,任何體驗都被“愛心”斬斷,沒有體驗哪有思維的成長?哪有空間的擴展?當孩子最終對一切都無所謂時,父母無回天之力,心理咨詢也同樣異常艱難。
人的素質多大來源于業(yè)余活動,一個人可以自由支配時他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同時空間意味著一個人的安全范圍,它帶來的問題是被動、束縛、控制,這種人長大了只能做機械的事,并對愛人有瘋狂的控制欲,傷害家庭傷害下一代。而和諧寬松的家庭其孩子則冒險、主動,并能與別人打成一片,很容易獲取成就與幸福人生。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你就是偉大的父母。
4、品德>分數(shù)
當把教育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撇開后,發(fā)現(xiàn)最核心的還是人為什么會成為人的人格問題。能力、專業(yè)、學識主要是幫助我們解決做事的問題,但不解決做人的問題,你很難有做事的機會,或者是做不長。
人格中個體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愛勞動,社會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同情,引深為博愛。任何有欣賞價值的或值得擁有的東西都是因為凝聚著勞動。只要勞動中我們才學會真正的感恩和責任,我們的孩子得到太多免費的東西了,于是什么東西都沒有價值,最終人生沒了價值。
父母給孩子制定一個家務勞動計劃。每周一次貼出要孩子干的家務勞動內容,檢查完成情況,給予家務報酬,使孩子因自己的勞動而產生一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勞動是中國父母最看不到的地方,中國父母能看到的就是“作業(yè)做沒做”“考了多少分”。!
5、狀態(tài)>能力
許多兒童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天真靈氣,活潑、浪漫、歡笑,這些在他們身上已不復存在。作業(yè)本前磨蹭,奧數(shù)班上瞌睡,鋼琴課上發(fā)呆,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三分之一以上厭學,是他們智力不行嗎?不,是他們根本就不在學習的狀態(tài)。
我們都渴望回到童年,不就是渴望童年的狀態(tài)嗎?請父母們相信,大凡一個能作出成就的人都是永葆童心的人!保護好孩子的童真狀態(tài)是父母的責任!
6、興趣>知識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想學,而達到這個境界只有一條途徑:興趣。如何出色地使用知識,答案仍然是興趣。興趣是什么,興趣就是求知的天然欲望,就是好奇心,知識不重要,求知才重要啊。從心理學上講沒有一個人不愛學習,關鍵在于學什么怎樣學。
求知途徑是:興趣――愛好――癡迷,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和引導孩子走到這一步,孩子至此就有了脫穎而出的優(yōu)勢,優(yōu)勢就是人生大勢,沒有優(yōu)勢那就等著平庸。
7、理念>方法
從理念上,現(xiàn)代家長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園丁型的,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這種家庭的孩子特別容易成功,但父母最難,因為它要求父母掌握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是現(xiàn)代人本主義的;第二類是懶漢型的,不懂教育,也沒什么責任心,不管不問,靠天收,這種家庭里的孩子一樣有成功的可能,這是傳統(tǒng)自然主義的;第三類是倒幫忙型的,不懂教育卻特別有責任心,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一分鐘也不停止對兒童的戕害,大量失敗的孩子都是由這類家長制造出來的,這是扼殺人性的專制主義。
三種理念也就是三種思維方式,孩子優(yōu)秀在思維方式上,成功從父母開始,就是從父母的理念開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