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走出閱讀不好的誤區(qū)(一)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陳靜晨 2016-06-07 11:41:22

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90%的家長都會說,自己的孩子“閱讀不好”。而當我問到,具體是哪兒不好的時候,80%的家長就會回答“我也不知道,就是得不著分,答不到點上”。
其實這就引出一個問題,閱讀能力和閱讀答題能力是一回事嗎?
閱讀能力是指完成對文章的閱讀所應該具備的本領,包括對文章感知、理解、鑒賞的具體閱讀活動,以及順利完成閱讀所必需的正常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個性。
閱讀能力有以下要素:
1、認讀能力。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一般包括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與辨識能力、識字量和認讀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的。
2、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包括:文中重要詞語和養(yǎng)分詞語的理解能力、文中重要內容的功能的理解、文章結構和表現(xiàn)形式的理解、作者觀點、思想的理解。
3、鑒賞能力。文學的鑒賞能力是對文學的欣賞和評價能力。朱自清認為這是一種“情感的操練”。
4、評價能力。是指對閱讀材料的思想內容、表現(xiàn)形式、風格特征等做出評判的能力。
5、活用能力。是指閱讀的遷移能力,是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
6、閱讀技巧。包括朗讀技能、默讀技能、速讀技能、良好的閱讀習慣。
看過這些之后家長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以上提到的這些閱讀要素,是很難通過考試來量化的,比如鑒賞能力、活用能力、閱讀技巧等。
其實在我看來語文是一門語言藝術,藝術是主觀的,一段文字可能在我看來非常優(yōu)美又富含深意,而在別人看來就是空洞、堆砌辭藻和矯情。說實話我真不認為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能評價出好壞優(yōu)劣,這就是為什么語文很難得滿分,眾口難調。
家長所看到的只是“不得分”的表象,而在不得分的背后,其實隱藏著多種多樣的問題,這就純粹變成了另一個問題:閱讀答題能力存在哪些問題?
針對考試中的閱讀題目,同學們一般會有幾個常見的問題:
1.答題思路混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想到什么寫什么,不知道應該說哪方面,沒有成型的答題思路和思維切入點;
2.答題缺少技巧,只知道按部就班答題,導致寫了滿滿一頁,閱卷人看的頭都大了,更加拿不到分,吃力不討好;
3.審題不夠精準,所答非所問,按照自己知道的答題公式,把所有答案都寫上了,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審題有問題,根本就沒有拿到采分點,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做;
4.表述存在問題,這是大部分家長忽略的問題,閱讀不僅僅是考閱讀能力,也同樣是在考察表達能力,很多同學看到參考答案之后,發(fā)現(xiàn)這就是我要說的呀,我就是這個意思啊,但正是由于表達有問題,讓老師找不到采分點,非?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