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今數學家——吳學謀
來源:奧數網 2016-07-13 15:10:49

中國從古至今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數學家,那么,大家對他們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們來看看關于他們的故事吧!
中國古今數學家——吳學謀
吳學謀是中國數學家,生于廣西柳州。從l940年起,他相繼在桂林、百色、柳州,武漢求學。1956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數學系。現任武漢數字工程研究所研究員。中學時代,他就超前自學。后來就廣泛地進行學術研究,涉及理工醫(yī)文社哲多種專題。主要是在哲學、數學、系統(tǒng)科學三領域苦籌自成體系的一家之言。他先后發(fā)表了200篇論文,出版了6本專著、編輯過20多本論文集,創(chuàng)辦了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學報》,入委過l5個出版物。入理過l5個學會、入學過20個組織(單位、國際會議)的在職或兼職研究員與教授等高職(特邀科技委、總部學委、主編、副主編、副理事長、顧問、國際會議副主席與學委),入冊過30多種名人錄(辭典、百科全書、年鑒等),另外得到國際上30多種榮譽候選提名。美國數學評論等國際刊物對其論著有過40多次評介。許多百科全書、手冊、辭典、年鑒、教材與專著都引入了泛系哲學的條目或章節(jié),國際上著名的對話式信息服務系統(tǒng)DIS入庫了他開創(chuàng)的泛系哲學與應用文獻131篇(截自1990年止),一些國際會議也把泛系理論作為特定征文專題之一,國際名人錄還專門為他精印了“泛系締造者”的金寧封面。
吳學謀參加過多種工農勞動和學術與社會活動,成為跨越哲學、數學、系統(tǒng)科學與自我科學的多棲創(chuàng)業(yè)人,他在理工醫(yī)文社哲六合一的哲學專著《從泛系觀看世界》的書后自白中說:
我是個枸喜己悲,狂放不羈,誤失彷徨、大憂超脫等兼而有之的人。慘忙掙扎,災險迭生,也幸緣不斷,歡樂奮爭;引人爭議,也令人欣羨。
少年時的吳學謀愛釣魚、養(yǎng)蠶、爬山;騎無鞍的劣馬,讀書時留過級,學過“武俠”,打過窮架,冒險游泳多次出事僥幸生還,后來也多次跳級,中學與大學時都代老師為同班同學上課或作輔導。他早年就幻想成為對人類有所貢獻的一代哲人,幻想小我與大我、有我與無我、自我與超我的協(xié)同顯生。他研究的范圍較廣,先后喜歡過文學、醫(yī)學、工程技術、化學、理論物理、數學、控制論、哲學等。
吳學謀的物質生活一向清貧艱苦,也多次遇險生還。許多研究工作是在坎坷的經歷中完成的。例如他的逼近轉化論雖研究起自他大學時代(1955年),但主要是在大學畢業(yè)后的勞動中完成的,他往往挑著擔子在構思他的數學定理;在無燈的月下用意念盲寫下有關的論述;在田頭小休時,他就把結果畫在手掌上;他還在夢中追捕靈感性的思想。
吳學謀長年每天平均干一般人兩三天的工作,常常幾天幾夜連續(xù)作戰(zhàn)。例如他與人聯名的《磁流體力學的等價理論》就是在5天5夜寫出采的,從收集材料、博覽群書、到一批前沿性的結果的獲得都是在隨時準備為單位掃地出門氛圍里于慘忙掙扎中完成的。他的專著《泛系理論與數學方法》是在春節(jié)假日里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一周時間完成的,為了謝絕客訪,他在家門口寫了個鬧趣的英文條子:“吳學謀宇宙飛行去了,一周后返回地球,謝謝來訪,請留名以便回拜!”
吳學謀能夠在噪雜混亂不安定的情況下工作。但也間或無憂忘年地玩游,平時喜歡游泳、唱歌、跳舞、氣功和幻想,除了研讀各門學科的理論性著作外,也愛讀神怪、魔幻、偵破、權謀與武俠小說和童話。他在研究中的許多靈感、構思與素材不是來自書本與文獻,而是來自生活觀察與社會接觸,來自講授、討論與實踐,來自迎接挑戰(zhàn)后的反思。
50年代從學生時代起,吳學謀主要是按泛系觀或按廣義的系統(tǒng)、關系或及它們的種種復合與五互(互聯互轉互導互生互克)這種相對普適的觀點開拓數學內跨專題的逼近轉化論,后來又從泛系五互觀開拓電磁介質動力學等價論,得到幾百個具有前沿性特點的定理與理法(哲理、數理與技理的具體形式),70年代個期吳學謀才正式結合理工醫(yī)文社哲的具體應用研究籌創(chuàng)泛系方法論與泛系哲學,經過15年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擁有70多人的作者隊伍,發(fā)表了400多篇文章,有4本專著、7冊專輯和20次專欄,出版了《泛系學刊》,發(fā)展了自己的哲學七論(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哲學邏輯、哲學范疇論、哲學真善美禪統(tǒng)一論、哲學人類論)與系統(tǒng)科學三論(系統(tǒng)論、控制論、信息論)以及一系列百科理法的數理枝理研究。得到幾百個有哲理技理背景的具體理法和幾百個數學結果,為上百個哲學,與科學范疇提供了現代化泛系化的形式,為沿承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與希爾伯特第六問題的意向--哲理的數理技理化以及具體科學技術的哲理公理化進行-些新的具體探索,為百科理法提供了一種宏微兼顧新的多層聯網。開拓了一種新的網絡型的跨學科研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