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孟子·公孫丑上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2016-07-19 17:34:03

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爾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曰:“以齊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則弟子之感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於天下。
武王、周公繼之,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
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圣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
久則難變也。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紂之去武丁,未久也;
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鬲,
皆賢人也,相與輔相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然而文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
“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
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
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倍之人,
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