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佚名 2017-07-05 10:59:43

奧數(shù)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小學語文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教案,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通過齊讀、分組、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理解體會周恩來學習目標、志向,并向其學習。
教學重點
1. 掌握生字詞。
2.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1.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讀書的目的是什么?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提名學生回答。
2.看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小時候為什么讀書?教師板書周總理的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板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3.指名讀課題。
4.大家想知道周總理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出他讀書的目的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5.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強調(diào)要求:
(1)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詞語,借助工具書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
(2)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并在書上作上記號,待會在全班交流。
2.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范讀動畫,糾正自己自讀課文時的發(fā)音,鞏固正確讀音。
三、學習生字、生詞
1.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生字動畫,教師指導(dǎo)學生學習生字。
注意:
。1)生字中“嚷、懲、鏗、鏘”是后鼻韻。
。2)“范、巡”是前鼻韻。
。3)“范、懲”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不能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
2.教師板書以下詞語,提名學生讀過課文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同時加以指導(dǎo)。
提示:
崛起:是興起的意思。
焦點: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點。這里指當時東北是帝國主義爭奪在華利益的一個重點地區(qū),是民族危機極其深重的地方。
耀武揚威:課文中指巡警憑借帝國主義的勢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得意揚揚:課文中指那個大個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國巡警不給受傷害的中國人撐腰而顯得十分得意,神氣十足。
鏗鏘有力:這里指周恩來回答問題的聲音有力、響亮而有節(jié)奏。
諸生:這里是敬辭,總稱教室里的所有學生。“諸”是“眾、許多”的意思,類似的用法還有“諸位”等。
胸懷:胸襟。這里指少年周恩來博大寬廣的內(nèi)心世界。
三、再讀課文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幾件事?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2.針對上述問題,提名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jié)。
提示:課文寫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講12歲的周恩來剛到沈陽,就聽伯父嘆著氣說“中華不振“,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事講周恩來在租界親眼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圍觀的中國人敢怒不敢言,這使他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話的含義;
第三件事講周恩來在修身課上,表明自己的心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3.學生反復(fù)讀課文,做到有感情地讀課文。試著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
3. 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 導(dǎo)入
1. 在一次修身課上,當魏校長問大家為什么而讀書時,周恩來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學生回答。將學生的回答寫在黑板上。
板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在課文中,有一個詞語和“中華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請同學們到課文中去找一找,劃出來。
指名學生回答。
板書:中華不振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