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7-07-08 13:34:36

奧數(shù)網(wǎng)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毛主席在花山》的教學設計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習目標1.認識本課11個生字。2.知道本文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關懷人民的美好品質。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課前準備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關于“花山”的背景資料。教學過程↘自由讀課文,認清生字生詞,自主提出不懂的問題比如:(1)毛主席為什么要請群眾回來碾米?還給群眾沏茶喝?(2)毛主席說服警衛(wèi)員的那段話怎么理解?(3)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一句話?(4)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毛主席怎樣的優(yōu)良作風?↘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課文主要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結合學生的發(fā)言,教師板書:請群眾回來碾米,給群眾沏茶喝,幫母女倆推碾子。)↘再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比較深刻的句子(建議:畫出毛主席對警衛(wèi)員說的一段話和課文結尾的那一句話,留待再讀時深入理解;其余語句可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理解。)↘進一步自學課文,并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挑選課文中的某一部分來練習朗讀,解決問題↘在四人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從毛主席讓警衛(wèi)員請群眾回來碾米和給群眾沏茶、替母女倆推碾子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來,他不愿為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耽誤全村群眾吃飯,還給群眾沏茶喝,幫他們推碾子,充分表現(xiàn)出毛主席關心群眾,把自己視為群眾中的普通一員的好作風。)(從毛主席教育警衛(wèi)員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來。這段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這也說明毛主席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眾打成一片。)(理解最后一句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說老人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課外延伸讓學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可也談談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寫一篇讀后感。《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二北大附小郭瓊教學目標①認識“碾、簸、箕”等11個生字。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通過朗讀知道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了解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從而受到熱愛領袖的教育。課前準備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以及關于“花山”的背景資料。↘導入新課①板書課題:“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時候去過花山?②學生結合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簡單匯報已有知識。↘整體感知①自學生字詞。a.請學生各自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b.自己挑出一些生字或詞語,考查同桌同學是否能夠讀準或理解。②感知課文內容。a.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b.過渡:毛澤東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他為新中國的建立轉戰(zhàn)南北,夜以繼日,指揮了許多叱詫風云的戰(zhàn)役,做出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今天,我們又看到了他在人民群眾之間的音容笑貌,聽到了他為群眾著想的肺腑之言,讀起來既讓我們覺得那么親切近人,又在心中涌起一份感動。↘細讀感受①默讀思考:讓我們默讀課文,看看文章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把你有體會的地方畫出來,還可以把你的感受在旁邊簡略地寫一寫。②小組交流。把你批注的感受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找找還有什么你們都不懂的問題。③全班交流。明確講了三件事:請群眾回來碾米;給群眾沏茶喝;幫母女倆推碾子。a.請群眾回來碾米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從毛主席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的描寫談感受。語言描寫:(略)神態(tài)描寫:嚴肅。動作:“毛主席正在看地圖,忽然抬起了頭,”“毛主席皺了皺眉,把拿起的香煙又放下了。”、“毛主席遞給他一支煙,自己也點燃了一支,”(說明毛主席在操勞國家大事的同時,也把老百姓做飯、吃飯的事情掛在心頭,并且很重視這件事。從中體現(xiàn)了他不搞特殊化,和人民大眾處于平等位置的思想和禮貌誠懇地對待普通老百姓的態(tài)度。)b.給群眾沏茶喝學法:先讓學生自由談。如果學生談得不到位,老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毛主席為什么讓警衛(wèi)員給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樣說服警衛(wèi)員的?明確:毛主席說服警衛(wèi)員時,一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進行革命必須依靠群眾的支持,“全國的老百姓就是我們勝利的可靠保證”;二是“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這也說明毛主席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眾打成一片。c.幫母女倆推碾子學法: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后,引導學生質疑。可能的質疑:一位老人為什么說:“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明確:最后一句話說明老人還沒有認出毛主席來,但是他可能聽到過有關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疾苦的一些傳說,也有可能看到過不少類似的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的八路軍或解放軍的領導干部,所以產(chǎn)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說明了毛主席及其率領的革命隊伍已經(jīng)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已經(jīng)深得人心了。④總結全文。a.毛主席是一個領導大事的領袖,為什么要為“碾米”“送茶”這種小事操心?明確:毛主席不愿為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耽誤全村群眾吃飯,還給群眾沏茶喝,可以看出他時時關心群眾生活、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雖然工作繁忙,但他時刻不忘群眾。課文通過“碾米”“送茶”這些事,表現(xiàn)了毛主席依靠群眾、關心群眾,堅持同群眾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質。b.帶著感受朗讀全文。↘體會寫法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內容寫得簡略?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可引導學生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沒有樣寫毛主席夜以繼日地為全中國的解放事業(yè)而操勞這件事。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確:與中心關系密切的材料詳寫,反之,簡寫。)↘布置作業(yè)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②學習了本組課文后,談談你對毛主席的認識!睹飨诨ㄉ健方虒W設計一歇臺子小學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5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毛主席的革命情懷中受到教育和感染;3.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件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通過關心群眾碾米和給群眾送茶水等內容,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件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在電影電視中,我們常常看到我軍每到一地,都要主動為當?shù)乩习傩兆鲈S多事。因為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軍隊是為人民利益而戰(zhàn)斗的。這是我們能戰(zhàn)勝所有敵人的法寶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毛主席在花山的幾個故事。二、檢查預習1.學生朗讀課文,同桌互相糾正讀音。2.這篇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三、進一步自學,深入理解課文1.用小黑板提出自學要求:(1)毛主席交給警衛(wèi)員哪幾項任務?(2)毛主席是怎樣處理“碾米”事件的?(3)毛主席為什么讓警衛(wèi)員給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樣說服警衛(wèi)員的?(4)課文最后一句話,“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這句話?2.學生按自學思考題自學,教師巡視輔導。3.同桌討論。四、全班交流1.毛主席交給警衛(wèi)員哪幾項任務?(毛主席交給警衛(wèi)員兩項任務:一是“盡快把鄉(xiāng)親們請到這里來碾米”;二是讓炊事員每天給鄉(xiāng)親們沏一桶茶水。)2.毛主席是怎樣處理“碾米”事件的?(毛主席很細心,沒有聽到門口碾米的聲音,就過問了這件事,并讓警衛(wèi)員盡快把鄉(xiāng)親們請到這里來碾米。)3.毛主席為什么讓警衛(wèi)員給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樣說服警衛(wèi)員的?(毛主席說服警衛(wèi)員時,一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進行革命必須依靠群眾的支持;二是“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4.課文最后一句話,“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這句話?(最后一句話說明老人還沒有認出毛主席來,但是他可能聽到過有關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的一些傳說,所以產(chǎn)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出說明了毛主席及其領導的革命隊伍已經(jīng)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五、引導體會課文的詳略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詳細?哪些寫得簡略?為什么這樣安排?(碾米、送茶和替母女倆推碾子寫得詳細。因為這些內容突出了毛主席關心群眾、處處為群眾著想這一中心。)六、通過這一課學習,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七、作業(yè)有感情朗讀課文。八、板書設計毛主席在花山請碾米;勸喝茶;幫推碾關心群眾,為群眾著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