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語文網(wǎng) > 小學課文 > 正文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7-07-12 18:09:12

智能內(nèi)容

  奧數(shù)網(wǎng)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金色的魚鉤》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解讀

1.課文簡說。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滿懷深情地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跡,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zhì)。課文用“金色的魚鉤”做課題,意義深刻。“魚鉤”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這篇課文生動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內(nèi)心世界。作者語言樸實,像講故事一樣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娓娓敘述,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為了使學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zhì)的教育,二是為了進一步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學的難點是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①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當“我”知道魚的來之不易,以及老班長把僅有的一點兒東西都給三個病號吃,自己卻硬咽草根、用魚骨充饑時,“我”的內(nèi)心極為沉重。“我”實在不忍心喝下這少之又少的魚湯,實在不愿意看著老班長忍饑挨餓,也實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長的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覺得手中的搪瓷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②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這是課文的最后一段話,揭示了課文的主題。“我”把魚鉤小心地包起來,不僅表達了“我”永遠向老班長學習的決心,也是為了留下這個讓子孫后代瞻仰革命前輩的遺物,學習他們?yōu)榱烁锩聵I(yè)的成功、為了戰(zhàn)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zhì)。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銹,但它記錄著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昭示著老班長關心同志、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2)對詞語的理解。

支吾:說話含混躲閃;用含混的話語搪塞。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魚餌:釣魚用的魚食。

收斂:(笑容、光線等)減弱或消失,本課是指老班長的笑容消失。

宿營地:軍隊在行軍或戰(zhàn)斗后住宿的地方。

無邊無涯:沒有邊際。奄奄一息:形容氣息微弱。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斑白、搪瓷、嚴厲、收斂、疙瘩、粗糙、抽噎、紅銹、宿營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熱氣騰騰、無邊無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zhì)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三、教學建議

1.本文描寫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fā)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教學本課,可提前讓學生查閱歷史資料,了解故事背景,為理解老班長的高尚品質(zhì)奠定基礎。也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學習過的毛澤東寫的《長征》詩,根據(jù)自己的了解講一講長征的時間、經(jīng)過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戰(zhàn)斗等,使學生對長征有進一步的認識。

2.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故事性強,應有意識地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入眼看得快,入腦想得快,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的題目是“金色的魚鉤”,這個魚鉤真的是金色的嗎?作者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3.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之后,再讓學生把感受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寫在旁邊。之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受到感動。教師應適時給予朗讀上的指導,可通過范讀撥動孩子的心弦,開啟學生的心智,使師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4.這篇課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在讀寫之間架起橋梁,引導學生從讀學寫。如,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神態(tài),從課文中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思考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神態(tài)有什么不同,你能從中感悟到什么?從而使學生領會神態(tài)描寫對反映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

5.教學最后,教師可以虛擬一個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場景,請學生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前來參觀的人講解“金色的魚鉤”的故事。講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敘述的條理要清楚,可采用倒敘方法進行敘述。如,“朋友,這是一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也是一個不平凡的魚鉤,就是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魚鉤,曾挽救了三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的生命;就是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包含著一個十分動人的故事……”(2)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渲染出故事的情境,從而使聽眾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6.學完本課,學生一定會被老紅軍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動。教師可以順勢再介紹一些紅軍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請學生課下繼續(xù)搜集長征故事,組織一次長征故事會,使學生對這段歷史銘記在心。

四、相關鏈接

草地課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連接段的川西北草原,縱橫300余公里,海拔在3 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澤。水草盤根錯節(jié),結成片片草甸,覆蓋于沼澤之上。草地氣候極為惡劣,年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雨雪風雹來去無常。過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艱難的行軍。行軍時,稍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潭,遭受滅頂之災。紅軍戰(zhàn)士憑著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鋼鐵般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千難萬險,走出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

青稞也叫元麥,大麥的一種。成熟時麥粒易從殼內(nèi)脫出。粒大皮薄,麥麩少。我國西藏、青海等地稱作青稞,是當?shù)厝说闹饕Z食,也可釀酒。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