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的變化真大》說課稿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7-07-13 18:14:37

奧數(shù)網(wǎng)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農業(yè)的變化真大》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農業(yè)的變化真大》,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農業(yè)的變化真大》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本單元是以愛科學為專題編排的。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占世界百分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yè)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令人驚嘆,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孩子們在了解科學技術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農”“致”“勃”“技”等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引人注目”等四字詞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yè)知識,初步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圖文的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學難點:通過對科學技術的學習了解,感受農業(yè)技術的發(fā)達,增強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教具準備]:
錄音機、掛圖、字卡。
三、說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導入(出示巨型茄子、特長絲瓜圖片)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苡幸馑嫉膱D片,想看看嗎
這是什么(生猜)像房子一樣大的茄子,多有意思呀!農業(yè)科技成展中有好多這樣的新產品呢!
想去看看(農業(yè)科技成就展)嗎
3.孩子們都那么充滿期待,都那么感興趣,課文第一自然段有個詞寫出來了,是什么呢打開書,讀一讀。
4.是個什么詞生說,師出示興致勃勃讓學生反復讀,聯(lián)系實際說。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因此,新課的導入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看到圖片時,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隨之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便會自然產生。)
(二)、層層遞進、引導讀文
1.初讀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抽讀這幾段中的生詞(注意提示詞語連讀)(帶拼音自讀,去掉拼音抽讀,齊讀)讀好四字詞語:
興致勃勃引人注目百花盛開
瓜果飄香十分茁壯科學技術
生字掌握了嗎(帶拼音讀—提醒易錯字音—鼻音、邊音、翹舌音歸類讀—齊讀)
這些字在哪些地方見過能組什么詞(識字途徑與組詞結合起來)
這些生字,你怎么記住他們(注意識字方法及歸類)
(2).練讀長句:(生練讀—抽讀—師示范讀—齊讀)
A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B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3)匯報(每人讀一自然段)
(4)評價重點評價學生讀時字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應根據(jù)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過高,這樣便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2.再讀
同學們非常想了解農業(yè)有哪些變化,老師相信小朋友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明白的,有信心嗎好,用你喜歡的方法讀一讀課文吧!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
(2)反饋學生閱讀信息,抽說你都看到些什么
然后逐一用簡筆畫畫出:
雜交水稻溫室大棚彩色棉花無土栽培的植物
我看到這些農業(yè)產品,不禁發(fā)出贊嘆:農業(yè)的變化真大!
。
(師板書:雜交水稻溫室大棚彩色棉花無土栽培)
[設計意圖](過渡語的設計,親切而又簡單,起到激發(fā)、鼓勵學生閱讀的欲望。要求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讀書,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體現(xiàn)了師生平等的課堂氛圍。)
3.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的第二幅插圖,思考一下問題:
(1)圖上畫了些什么(2)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借助圖畫和語境理解)(3)為什么說袁爺爺?shù)碾s交水稻最引人注目(生自由說師小結)是啊,世界上很少部分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中國人,袁爺爺培養(yǎng)的雜交水稻立了大功,袁爺爺立了大功。所以最-----生:引人注目。
自主學習3~5自然段。老師依次出示掛圖,請小朋友們給它配上相應的文字,介紹溫室大棚、彩色棉花、無土栽培的科學技術。配得好就選為“最佳講解員”。學生通過幾次讀課文,不但在閱讀方面有了收獲,而且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圖文結合、朗讀感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4.展示讀
(1)小組內讀,然后評選代表。
(2)展示讀。(對大棚模型感興趣的同學在交流時,引用了書上的詞語:百花盛開、瓜果飄香,把收集的有關資料和豐富的想象融匯在一起,描述了寒冬時節(jié)大棚內百花盛開的美麗景色和瓜果飄香的豐收景象——“大棚裝進了春天和秋天。”對雜交水稻感興趣的孩子把以前水稻的產量和現(xiàn)在雜交水稻的產量進行了對比,認識到了袁隆平的偉大成就的確引人注目。我也相機把在網(wǎng)上收集的有關袁隆平的照片展示給孩子們看,孩子們對科學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孩子們交流的過程既增加了對農業(yè)新科技的知識,對課文中的四字詞語理解得很準確。
(1)(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基本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強語感,發(fā)展語感,學生學習書面語言,其主要途徑是范文語言的內化,教學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體驗直接參與的角色意識。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成功,獲得成功后的感覺別有一番滋味,這一讀書過程的安排,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機會。)
5、強化詞語積累,總結全文:
袁隆平爺爺培育的雜交水稻,貢獻最大,是那么-----引人注目;
蔬菜大棚里——生:百花盛開瓜果飄香(是那么神奇!);
彩色棉花--------令我好奇;
無土栽培的植物——生:十分茁壯;
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先進的——生:科學技術;
所以——農業(yè)的變化真大!
參觀前,我們是那樣的——興致勃勃,參觀后,我們還是這樣的——興致勃勃,這都是因為我們感受到——農業(yè)的變化真大!
(三)、認讀生字展示交流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2.去掉音節(jié)認讀生字。
3.范寫“紡”“織”,指導寫好絞絲旁,寫好兩個撇折
4.交流識字方法。
(有層次性、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fā)展語言,提高識字能力,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老師以伙伴的身份參與學生的活動,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認為學習是一種樂趣。)
(四)、拓展延伸鼓勵想象
(1)小朋友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假如你是農業(yè)科學家你會有那些想法,把你想到的畫下來再說給大家聽聽
(鞏固新知,落實新知,還可以激發(fā)靈感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雖然想象五花八門,異想天開,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這樣想象是可能成為現(xiàn)實的呀!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說板書設計
34農業(yè)的變化真大
雜交水稻
溫室大棚——————————》得益于先進的科學技術
彩色棉花
無土栽培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通過中國教師站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農業(yè)的變化真大說課稿供廣大師生學習參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