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氣》說課稿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佚名 2017-07-20 10:41:52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花的勇氣》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 說教材學生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呵護學生的心靈,善待學生的純真,喚醒學生的生命能讓學生受到思想上、精神上的陶冶與洗禮。在我們的課堂中如果能使師生之間產生情感與情感的共鳴,心靈與心靈的呼喚,這樣的課堂將充滿生命的活力!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花的勇氣》第二課時,《花的勇氣》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組的一篇關于生命的意味的文章,本文節(jié)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xiàn)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課文構思精巧別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yōu)美、流暢,值得細細品味,和本單元其它課文、口語交際共同組成“熱愛生命”專題,是一個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啟迪學生心智的好例子。基于以上分析,又根據教材簡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認知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的細節(jié)描寫,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
2).針對學生缺乏朗讀自信的現(xiàn)狀訓練其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積累描寫花的句子。
2. 德性目標:
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培養(yǎng)學生積極面對困難,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的生活品質。
3. 言語實踐目標:
開展“我驕傲,我要向大自然發(fā)出挑戰(zhàn)”以及“什么是勇氣”的言語實踐活動。
由此,設臵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感受作者的心理變化的過程及原因,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教學難點為通過作者的心理歷程,感悟小花的精神,感悟生命的力量在于勇氣。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與創(chuàng)新精神,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并采用充分的言語實踐貫穿整堂課的教學。
1、進行充分言語實踐;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的方式來進行,因為語文教學最主要的還是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文實際應用能力,而通過言語實踐讓學生多說,多寫,培養(yǎng)優(yōu)美的語言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語文素養(yǎng)。
2、加強朗讀;在閱讀中理解小花所蘊藏的強大的生命力。學生經歷初讀有
疑,再讀有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促使感情與智慧在閱讀對話中交融共生。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三、說教學手段
結合學生的情感水平,以談話啟發(fā)法為主要手段,以言語實踐為載體,又結合多媒體加以演示,激發(fā)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推進學生的情感認知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方向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語文是生活的延伸這一理念。
四、說教學過程
基于本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讀美文感悟,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理變化以及感受維也納春天帶來的自信、歡樂和蓬勃,我圍繞“勇氣是什么”這一主問題展開教學,并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本環(huán)節(jié)我圍繞“我眼中小花的勇氣是怎樣的?”重視學生的感悟,恰到好處的體驗情感。
感悟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過程,也是實現(xiàn)主體能力發(fā)展的必然途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極其活躍,這一過程對學生來說是十分寶貴的自我提升的過程,也是教師需要十分關注的過程。因此要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最感興趣的句子進行研究,進行內化、體驗。
基于以上分析,我將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花的勇氣令作者感到怦然一震,那么文中是否也有讓你感到怦然心動的句子呢?學生在激情的話語中走進文本。民主、自由、寬容、激勵的氣氛從一開始就浸漫課堂,并貫穿教學始終。
通過初讀讓學生圍繞花顏色美、可愛、多等特點體會花的勇氣,又進行兩次言語實踐,分別是“我驕傲,因為我……;我神氣,因為我……和我要向大自然發(fā)出挑戰(zhàn)”的語言訓練加深對小花勇氣的體會。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深入課文創(chuàng)造的情境,在感悟花兒美麗的景色的同時體驗這是一些具有生活的勇氣的小花,恰到好處的體驗情感。
第二環(huán)節(jié) 再讀有情 釋放情感
本環(huán)節(jié),我圍繞“作者眼中小花的勇氣是怎樣的?”重視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的釋放情感。
學生通過理解,經歷了作者的情感歷程后,便產生了表達情感的欲望,而朗讀無疑是最好的表達方法,特別是對《花的勇氣》這樣經典、優(yōu)質的言語材料,“讀”本身就應當是閱讀教學的一個目標、一項任務。正是因為本文滿蘸著作者欣喜與贊美之情,描畫了維也納獨特的景色。文字優(yōu)美,情感濃烈,猶如一幅迷人的寫意畫,從多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在學生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目的。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通過反復地有感情的朗讀可以使學生感受維也納的景色美,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這樣就充分利用了課文的情感因素,溝通了作者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共鳴,受到啟迪并釋放了自己的情感。
因此,我將引導學生走進作者不斷變化的情感世界里去,與作者變化之心
直接對話,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文本,使文本的內在情趣和學生的理解相得益彰,充實其內心,沉淀其語感。
通過再讀,引導學生體去尋找作者的情感歷程,體會作者的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驚這一系列心理歷程,并進行個性化展示朗讀,感受小花不向冷風冷雨低頭的勇氣,那種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奮力拼搏的精神。抓住“偏偏”讀出小花的勇敢;抓住“居然”讀出作者的震驚;抓住“如此的氣魄”讀出花兒的勇氣;抓住“怦然一震”讀出作者的感悟至深。
學生經歷嘗試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激發(fā)其語言積累,分析課文的能力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學生在思考中陶冶心靈,在討論中培育心靈,在傾聽中豐盈心靈,在朗讀中釋放心靈,水到渠成地釋放情感。
第三環(huán)節(jié) 啟迪詩思 升華情感
本環(huán)節(jié),我圍繞“勇氣是什么?”,注重學生的說寫,通過言語實踐的形式展開,一氣呵成的升華情感。
語言訓練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顯性工具。而言語實踐正是語言訓練的最佳途徑。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經常進行說話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遠性、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有利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新課標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因此,在教學中,我即時抓住學生情感的變化,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在升華感情時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在學生感受了花的勇氣之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的事例來發(fā)展語言,這樣使學生更能貼近自己的生活體驗,語言訓練更真實,更有效。使原本難懂的內容在語言交流中沿著作者的思路,上升到高尚的思想意境中去,從而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的思想境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基于以上分析,又考慮到這是本組的最后一篇課文,我決定讓學生結合本文和前面三篇課文,說一說對人生、對生命的再認識,使本組教材連貫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深化學生感受,升華思想。
我將給出例句“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兒的勇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續(xù)寫勇氣小詩,又通過閱讀歌德的勇氣小詩,欣賞他人對勇氣的理解,擴充了知識面,產生情感的共鳴,便一氣呵成的升華了情感。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20、花的勇氣 ← 生命
感受: 失望 → 吃驚 → 遺憾 → 驚奇 →
↑ ↑ ↑ ↑
過程: 無花(愛花) 尋花 盼花 看花
我遵循程序性、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進行我的板書設計,向學生很好的呈現(xiàn)了教學內容及認識過程。這樣的板書設計,學生既能清晰地看出本課的流程,對學生起一定的指導作用,又藝術性地高度概括了本課內容,將知識系統(tǒng)化,啟發(fā)學生思維,幫助其理解和記憶。
總之,本課我以學生的情感為主體,自我感悟為主線,教師作為合作者和引導者參與其中,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共鳴,受到啟迪并釋放和升華自己的情感。
最后,我想說生命的力量在于勇氣,讓我們以愛的名義給予孩子們更多成長的勇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