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黑暗中所有的貓都是灰色的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3-01 16:36:24

物理學家會這樣說:"在黑暗中所有的貓都是黑色的。"這是因為在沒有亮光的時候,任何東西都不能看見的緣故?墒窃谒渍Z里提到黑暗的時候,并不是指完全黑暗,而是指光線非常弱。所以還是"在夜里所有的貓都是灰色的"這句話更正確。我們不說這句話的借喻的意思,它字面上的意義就是說,在光線不足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就不能分清顏色,因而每一個表面看上去都是灰色的。
這種說法是不是對呢?難道在昏暗的地方紅旗和綠葉真的都會同樣是灰色的嗎?其實這個說法的正確性是很容易證明的。人們在黃昏看物體的顏色的時候,當然都會感覺到,這時候顏色的差別是消失了,一切物體看上去多少都要呈現出深灰的顏色:無論是紅色的被子、藍色的糊墻紙、紫色的花、綠色的葉,都是這樣。
契訶夫在他的著作《信》里說道:"放下窗簾以后,太陽光就射不進來,像是已經黃昏了,大花束里的所有玫瑰花,也好像變成了同一種顏色。"
精確的物理試驗完全證實了契訶夫的這一個觀察。如果用很弱的白光來照射涂有顏色的表面(或者用很弱的顏色光線來照射白色的表面),然后漸漸加強照明度,這時候眼睛在一開始只會看見簡單的灰色,覺不出有任何顏色。只有在照明度加強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眼睛才能開始看出這個表面是有顏色的。這一階段,叫做"色感覺的下閾"。
所以上面這句俗語(許多種語言里都有這句俗語)的字面上的意義也是完全正確的,在比色感覺閾更低的時候,一切物體看上去都是灰色的。
還曾經發(fā)現有所謂色感覺的上閾。在照明度太強的時候,眼睛也會分不清顏色的:所有的顏色表面看上去都變成了相同的白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