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語文網(wǎng) > 文言文翻譯 > 正文

小學文言文注釋譯文及閱讀訓練:兩小兒辯日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7-13 11:32:49

智能內(nèi)容

小學文言文注釋譯文及閱讀訓練:兩小兒辯日

  三、兩小兒辯日

  《列子·湯問》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此處念”智“)乎?”

  詞語解釋:

  (1)游:游學,游歷

  (2)辯斗:辯論,爭論

 。3)故:原因,緣故。

 。4)以:以為,認為。

 。5)去:離。

 。6)日中:中午。

  (7)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8)及:到了

  (9)則:就。

  (10)盤盂:過去吃飯的碗,盤子。盤:圓的盤子,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11)為:是。

  (12)滄滄涼涼:清涼而略帶寒意。

 。13)探湯:把手伸到熱水里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4)決:裁決,判斷。

 。15)孰:誰,哪個。

  (16)汝:你。

  譯文:孔子到東方游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有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有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中心思想: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二 、要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 片面地看待問題,是得不出結(jié)論的,也告訴我們要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辯日啟示: .宇宙無限大,知識無限多,學無止境。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我們要不斷學習。

  .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強不知以為知”。

  .認識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fā)考慮,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

  .多聽聽身邊孩子們的聲音,也許能有所長進。

  .知識是不分年齡,不分界限的。

  我們在平常闡明自己道理時也該像兩小兒一樣有根有據(jù),用道理說明問題。

  科學解釋:原因根據(jù)不同感覺來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并不正確。

  《兩小兒辯日》里的一個小孩說因為早晨太陽冷,中午的熱所以早上遠中午近

  另外一個說早上的太陽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遠

  而且事實的觀察的確如此,那么如何解釋?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一種觀點是: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氣,透過云氣來看太陽,就顯得太陽大。中午云氣消散,就顯得太陽小,其實太陽的大小并沒有變。

  另一種觀點是:太陽高度不同,大氣折射率不同,早上太陽高度角低,折射率大,所以太陽看起來大。

  還有,中午較早晨時熱,是不是因為中午時太陽離我們較早晨時離我們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為什么呢?

  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為中午時太陽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里、相等的面積內(nèi)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而實際上,天氣的冷熱主要決定于空氣溫度的高低。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所決定的,但太陽光熱并不是直接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因為空氣直接吸收陽光的熱能只是太陽輻射總熱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陽輻射熱后,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傳熱方式向上傳導給空氣,這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之,每天中午較熱,早晨較冷,并非太陽離我們地面有遠有近之故。

  作者介紹

  本文選自《列子·湯問》

  《列子》相傳是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戰(zhàn)國時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本來是列子(戰(zhàn)國初期鄭國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學著作的匯編,            約在戰(zhàn)國后期成書。

  人物  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兩小兒:聰明可愛,善于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zhì)疑,還敢于爭辯。

  人物介紹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漢族。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xiāng)(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